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在荀爽的介绍中慢慢的行走,陈到也不识路,只是跟在荀爽身后,一边听荀爽介绍,一边观察路上行人的精神面貌。
所谓窥一叶而知春,颍川不愧为人杰地灵之处,同安阳熙熙攘攘的商贾气息截然不同。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无一不在诉说着书院的厚重。
书院也没有护院,只有一个小厮躲在门牙下看书,想来也是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当然人也机灵,见到陈到一行,立马便迎了上来。
荀爽也差不多十年没有回颍川了,小厮自然不认识,所以上前便开口,“这位老先生,小的有礼了,您是过来访友还是上课?可有名刺?”
颍川书院时常有德高望重的名儒过来,或是访友,或是从荀家那边过来讲几句经义,所以小厮才会有此一问。
“老夫荀爽,不算访友,算是回家吧,现在书院谁在主事?”
小厮楞在原地,似乎在努力回忆荀爽是谁,陈到等人也不催促,好整以暇的等着。
小厮想了好半晌才一拍大腿,“竟是六爷回来了,六爷里面请,现在主事的乃是七爷!”
“哦!是敬慈啊,也是好久没见了,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