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之时,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书说:“我观察到我们驻守的士兵中,疲弱的多,强壮的少,衣服破旧,只想回家,没有心思为国家效力。
我问他们,‘过去在海西,看到百姓都愿意参军,甚至自备衣物粮食,称为“义征”,为什么现在的士兵会这样?’
他们回答说,‘现在的官府和以前不一样了,人心也变了。以前无论是东征还是西征,如果士兵为国家牺牲,都会得到皇帝的吊唁和追赠官爵,或者将死者的官爵转给其兄弟。但是从显庆五年以来,士兵们多次外出征战,官府不记录他们的功绩,牺牲的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州县每次征兵,富有的强壮青年通过贿赂得以逃避,而贫穷的老人和弱者则被迫参军。
不久前在与西域、突厥的苦战中,将领们承诺了很多奖赏,但等到班师回朝之后,士兵们只得到了锁链和惩罚,失去了奖赏,州县的追捕让他们无法生存,公私都受到了损失。
因此,从海西出发的那天起,就有人开始逃亡和自残,这不仅仅是到了海外才发生的事。
另外,以前士兵因为能够获得勋级而感到荣耀,但近年来出征的士兵,即使有勋级也要做苦力,和普通百姓没有区别,百姓不愿参军,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又问,‘过去士兵驻守五年,还能维持,你们才一年,怎么就如此困顿?’
他们回答说,‘出发时,只让我们准备了一年的物资,现在已经两年了,还没有回家的消息。’
我检查了士兵留下的衣物,今年冬天还能凑合,但到了明年秋天,就完全没有准备了。
陛下您让士兵驻守海外,是为了巩固我们在各地的势力,彰显大唐的威仪。如果没有驻守的士兵,我们的敌人可能会重新联合起来。
现在既要守备又要屯田,需要士兵们齐心协力,但他们有这些想法,怎么能成功呢?
除非有所改变,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明确奖赏和惩罚以激发士气,如果继续像以前那样处理,恐怕士兵们会疲惫不堪,永远无法取得成效。
小主,
可能没有人愿意对陛下说出这些逆耳的话,所以我冒着生命危险,坦诚地向您报告。请求陛下考虑。”
武曌这一次非常认真地接受了刘仁轨的建议,派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带领军队去替换旧的驻军,并命令刘仁轨一同返回。
刘仁轨对刘仁愿说:“国家在海外驻有远征军,目的是为了筹划和经略领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庄稼还没有完全收割完毕,如果军中的官员和士兵同时换防,将领们也都回去了;而当地人民刚刚归顺,民心尚未稳定,这样很可能会爆发变乱。
不如暂时保留旧的驻军,让他们逐渐完成收割,准备足够的粮食和物资,然后分批遣送回国;同时将领们应该留下来镇守和安抚,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
刘仁愿回答说:“我之前从海西返回时,遭到了很多诽谤,说我故意留下太多的士兵,企图占据海东,我差点因此遭受灾祸。现在我只知道按照皇帝的命令行事,怎么敢擅自做出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