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久闻许相公清名,知晓许相公乃是博古通今,正直不屈,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忠正直臣,故此特邀许相公来商谈一件国之重事。”
许翰这个人,两宋时期有名的老学究。
这个人本事大不大先不说,但他肯定是北宋末南宋初,最有学问的那一批人。
说别人贯通古今,可能是吹嘘,但是说许翰贯通古今,绝对不虚。
许翰被郭京夸得老脸一红,心中又不免有些飘飘然。
这可是大宋国师啊!
国师这么夸奖他,这可比被陛下夸奖的含金量都高。
“国师谬赞了,谬赞了!”
许翰谦逊的拱手行礼,旋即福灵心至,问道:“国师可是要与老夫商议改革军政之事?”
许翰虽然是个老学究,但却不迂腐。
改革军政,虽然对于他们读书人来说,并非什么好事。
毕竟,一旦改革成功,大宋将不会再抑武扬文,那么读书人就不会比军武高贵。
他们的地位将会直线下滑。
可以说改革军政对于文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但改革军政对于大宋来说,却是救国之策。
许翰很清楚,靠他手中这一杆毛笔,救不了大宋,打不退金人,赶不走强敌。
皮将不存,毛之焉附?
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个道理别的读书人不懂,但是他许翰明白。
倘若大宋都没了,亡国之民不如蝼蚁,他们读书人还能有什么地位可言?
他不相信,金人在占据大宋江山以后,能够妥善对待他们这些宋人。
届时什么读书人,什么兵卒,都只会成为金人的奴隶。
想要出头?只能卖祖求荣,剃发易服。
届时,反对改革军政的人,才会成为大宋的千古罪人。
郭京坦然道:“果然瞒不过许相公的慧眼,贫道这里写出了改革军政的草本,但具体实行起来定然会有不妥,所以想请许相公等人一起商谈商谈,确定出更符合大宋的军政。”
虽然朝堂上,赵桓也好,郭京也好,都没说出是郭京主持改革军政。
可大家都是明白人,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