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可以?”
“一百万人口,那需要修建多长的城墙?”
“为什么一定要城墙?”韩信反问道。
“如果没有城墙,要如何抵御外敌?而且若是发生叛乱,又该如何阻止叛军?”
“首先,从地理上来说,已经没有外敌,匈奴、西域诸国都已经收服,其次孟锋的计划是继续向着西方扩张,如果始皇帝没有去世的话,他应该会继续扩张下去。”韩信说道:“其次就是叛乱,这就更不可能了,如今的孟锋已经解决了距离上的问题,千里传音和飞行器,所有的叛乱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并且在一天的时间内派兵,所以不管孟锋打下多大的疆域,他都能轻松的控制住。”
“那一百万人口的城池吃什么?”蒋闾又问道:“雁门关有足够的耕地吗?”
“首先雁门关的开垦面积已经有了一千万亩,大米、小麦的总产量是两亿石。”
“这不可能,大秦去年的收成也才两亿五千万石。”蒋闾出声反驳道:“更何况,雁门关的条件估计也不比辽东郡好多少,如何能开垦一千万亩?”
“这就是你的见识浅薄,粮种的优选、田地的增肥、农作效率的提高,机械化的管理,施肥以及灌溉,都能够提高粮食的产量。”韩信说道。
“单单一个雁门就已经能够养活大半个大秦,其次就是肉类,草原上有牛一千万头,羊六千万头,猪三百万头,区区一百万人口,根本就没达到雁门的极限。”韩信说道:“还有土豆、红薯等新式农作物,目前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耕种。”
韩信看了眼蒋闾:“不要用过去的思想去思考孟锋的治下疆域,你能想的到的问题,他都想的到,而你想不到的,他也想的到。”
赵柯、蒋闾等人看过了辽城的繁华,却怎么也想不出,韩信口中比辽城更繁华的雁门是什么样的。
“孟锋治下之地的税收多少?”
“总数多少不知道,不过几年辽东郡的商税大概在两千万贯。”
“单单一个辽东郡就收了两千万贯?辽东郡才两百万人吧?如此说来,每个人都要支付十贯的税收?如此高额的税收,百姓如何生活?”
“我们这没有农税,只收商税。”
“不收农税?那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