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齐国志没打过多少仗。在国军时,打的大都败仗,也经历过子弹贴着头皮飞、炮弹在不远处炸。加入八路军后,心里越想着上阵杀敌,却越没有机会。因为他记忆力好,军事理论扎实,在115师师部时,他是作战参谋,终日在司令部。但因为业务出众,深得首长信赖。
而上阵杀敌的想法却与日俱增,多次申请到基层部队,却屡屡受到批评。偶尔的机会,他来了蒙山,终于成为一团参谋长,也终于实现指挥部队,痛击日寇的夙愿。
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差距。首先,在一团,他仍然是参谋角色,不过是带了“长”,成为团长、政委直接助手。这也不错,至少距离战场更近一步。
还有就是基层部队的装备,以及战士训练水平,尤其是装备。蒙山支队(第七支队)一团,说是主力团,但与原115师主力团相比,仍存在相当大差距。
战士们也基本没接受过正规训练,打仗全靠经验,军装又破又烂。让齐国志满意的,一是纪律性,二是敢打必胜的信念,远远超过国军。
他来到夫子山,仔细观察过独立营,发现与四个月前相比,有了长远的进步。战士身上军装依然破烂,即便补丁摞着补丁,看不清楚原来的颜色,但都收拾的利索。精神面貌更不用说,刚刚的大捷,让战士们脸上阳光灿烂,斗志昂扬,相信再有一个联队鬼子进山,也照样和他们拼到底,并赶出山林。
像这样的英雄部队学习,同时,也想积累更多实战经验,所以齐国志态度是虔诚的,认真的,怎么会“碍事”呢。
还是因为他的学习态度,就是虔诚的,认真的,即便知道赵鹏举等人怕他碍事的心思,齐国志也会见怪不怪,不放在心上。
接下来时间,齐国志先暂时当起军事教员,组织班长以上骨干,进行军事教育。跟随齐国志一起来的骑兵、炮兵,也循序渐进,展开训练。
骑兵排转移到北面开阔地上,来回奔驰。炮排则直接把马街据点当目标,反复练习瞄准。只要马街据点敢开炮,炮弹就毫不客气,打回去。
对马大炮情况的侦察,仍在继续。侦察任务主要由武功队担任,队长谷小麦还多次亲自进城,与城里的同志接头,并直接侦察过马大炮的家。
之所以选在麦收后动手,栓子、齐国志和马大炮的想法一样,是为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