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二十几分钟,栓子和齐国志爬下山坡。阳光已变得炽烈,小草蔫了,小树也低下了头,脚下的土裂开拇指粗的缝隙,像张张开饥渴的嘴巴。再这么干旱下去,田里的庄稼就要旱死了。
栓子叹息一声,又把精力回到作战上来。齐国志也在问:“刚才,你看出来了什么?”
“鬼子并不多。”栓子回答。
齐国志点点头:“还有呢?”
栓子却说不出什么来了。说实话,从封锁线上,栓子还真没看出鬼子有什么异样,他们一夜强行军,也似乎没看出疲惫,从车上跳下来时,个个感觉还挺有劲。
但他们跳到地上,又迅速散开,有的似乎还在找隐蔽。
看栓子没回答,齐国志自己说了:“我看出了鬼子很紧张,估计它们已经听说,山里有迫击炮,还不止一门。”
对,鬼子就是紧张。栓子点头,说:“也许是被咱们打怕了。”
“也有这个可能。”齐国志看着栓子,说:“既然鬼子这么紧张,我看他们进山的可能性会小。”
好像有道理。栓子抬头,想了想,却又摇头说:“那就看一连、四连,还有二营打的怎么样了。”
“你这么相信春藤举想进山?它可是宁愿违抗命令,都不愿意进山扫荡。”齐国志说。
栓子解释说:“虽然春藤举不敢进山,但他是驻安平鬼子司令官,肯定和小林龟山一样,做梦都想进山,打败咱们。何况,咱们刚抢了一百五十万斤粮食,又狠狠打了它一耳光,这口恶气,估计还憋在这位中佐心里。”
都说的有道理,关键是春藤举本人怎么选择。如果鬼子进山,最好,可以再狠狠揍它一家伙,然后在寻机出山,把安平搅个天翻地覆,以侧面支援东面作战。如果春藤举仍坚持之前想法,打死不进山扫荡,那就再想办法,去偷袭鬼子。
最好再次装出一团主力,让春藤举,也让井出铁藏,摸不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