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厂长听后说,老陈啊,我一直想来再来你这里一趟,一直没时间。昨天我无意间听司机说再过两天又要跑远路了,这一问才知道你这边出了事。这事不难,你放心,只要是给我们地区化肥厂供应煤炭的煤厂,他们就封不了。村里面有没有电话吗!我去打一个电话。
拜托,那时候村里面哪里来的电话嘛!只有5公里外的凤五公社里面才有,据说还是老掉牙的那种,就是哗哗哗的摇半天,然后还要说,给我接哪里哪里的老物件。
父亲说,村里面没有,电话只有五公里外的风五公社才有,开车也要走上20分钟呢!
黄厂长说,得嘞,你就在这里等,哦,对了!小张,把东西拿过来吧!
小张走过来,从公文包里面取出来四份合同,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来一看,原来是长期合作的采购合同。
黄厂长接着说,老陈,合同我已经签字盖章了,你先去找人看看这份合同,如果看完没有什么问题,抓紧签字盖章给我,我先去打电话。说完带着人就往外走了。走了大概二三十米,他又回过头说,老陈,还没吃午饭呢!可能你得准备多一点了,我们有10来个人呢!
父亲说当时他的手是颤抖的,于是让一个工人先去家里面通知母亲准备饭食,自己则带着合同飞也似的跑了。最后才知道,父亲去找我们风五小学的校长去了,听说这人是毕节师范毕业的,文化还挺高。是父亲的一个堂兄弟,说到这里,我那时候问父亲,既然有这么一个高文化的人,为什么当初草拟协议的时候不请他,父亲说,当时找我二姨夫也是三伯的主意。哦,到这里,总算解开了我一副懵逼表情,合着我三伯是知道我二姨父那两把破刷子的吧!
大概过两小时,黄厂长带着人回来了,父亲也带着签好字盖好章的合同回来了,黄厂长说,没事了,打官司就打官司,等一会法院的人会回来撕封条。煤炭可以开始转运出去装车了。让父亲等着就行。
说完没多久,母亲过来说饭食已经准备好了,要不先吃饭吧!
于是一大群人,大概五六十人浩浩荡荡的朝我家走去,据说那天母亲感觉吃饭的人不少,整煮了半包米的米饭(各位看官,一包米50斤),后面不够又煮了10来斤。那一顿把我家院子里面的白菜都吃了个精光,买了20斤肉,杀了10六只鸡啊,乖乖,我们家一个月的口粮没了。
吃完饭后,工人们回到煤厂等着上班,黄厂长到我家里面跟父亲扯起了家常。听说算起来这个黄厂长还算是我们这一支陈家的表亲呢!
晚上六点,法院的同志回来了,还是那个老爷领头,只见他一下车,立即屁颠屁颠的就跑到黄厂长面前,带着一脸的谄媚,十分恭敬的朝黄厂长走去,说,对不住啊,对不住。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