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麦收获,百姓脸上满是笑容。
“待得晒了麦子啊,俺过段时间就能给俺儿办喜事了,待到来年,俺也是能做祖父咯!”
“哈哈,恭喜老邓了啊!”
“那感情好,到时候我去打点野物,给你添上一道菜!”
“嘿嘿,多谢多谢,都来哈。”
张松下了马,站在路边,听着百姓们的话语,虽说有些话不太能理解,但从他们的脸上,就知道不是坏事。
叶县百姓脸上这笑容……比襄阳那边的百姓,更灿烂,眼中,希望之色更浓。
“老丈有礼。”张松对着旁边一名老农见了礼。
收麦子的老农赶紧放下手中的器具,有些紧张,操着一口官话,“这位先生,有何事?”
“在下从襄阳而来,路过叶县,见此地作物丰产,大家脸上笑容四溢,心里有些好奇。”
张松说着,从袖口拿了几枚钱,递了过去,“还请老丈解惑。”
老农微愣,赶紧摇头,摆摆手,“不用不用,俺们开心,是宿麦收了,一亩都有三石多,这样一家子人,随随便便也都能收个二三百石……”
“这……一家人竟有如此多田地?”
“嗨,先生不知。”老农见此,难得的挺起了胸膛,“在叶县,是计口授田的,就是一家几口人,按照成男、成女各自不同的数量,分得田地,这田地啊,乃是官府佃给我们的……”
张松瞪大眼睛,计口授田?
仅凭这四个字,他就感受到了……这制度,对百姓来说,可谓是大大的良策啊!
难怪这头的百姓脸上笑容如此灿烂!
“这佃租……”
“哦,那当然是按照咱们大汉朝的田赋来啊,三十税一呢!”
“算赋与口赋呢?”
“这位先生好生奇怪,那当然也是按照咱们大汉朝的规矩来啊……”
张松眯了眯眼睛,计口授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这样,也就不会有百姓为了躲避算赋与口赋就隐瞒孩子的降生。
但……这一策,却是对世家大族的绝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