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里甲开始行动了,联系好几个里长,准备跟贺氏一族一样办个粉条作坊,作坊在盘溪边上,主要是做粉条需要用水多。
然后再从几个村里选合适的人干活,唐里甲听从了贺族长的建议,粉条作坊要求干净,家里邋里邋遢的一定选不上,选人的时候四个村子可热闹了,因为听说粉条作坊哪怕妇人都可以去上工,每个村子的人都去问里长了。
里长先选好名单,根据家庭情况,身上是否干净,像那种干点活擤个鼻涕的是绝对不要的,头发油腻腻的也不要,种种下来,选进来的妇人和男子都是村里杠杠的那种。
做粉条的红薯也是向村里收购的,第一批就几个里长家的先拿去,钱等粉条卖出去再给,唐里甲在家里做的粉条拿去县城粮铺问过,铺子能收,唐里甲才敢有大动作的。
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没有哪个时候能像现在这样,这么有盼头,虽然不知道希望这个词语,但是村里的氛围眼看着就不一样了。
唐里甲等第一批粉条出来,给每个里长家里送了一小捆,剩下的都拿去县城粮铺,粉条的名字就叫安德粉条,要是能出名,不仅安德县有了特产,唐里甲更是能在县令那里挂上名号。
接下来的时候,贺宣每次路过盘溪的粉条作坊,都能看到一根根竹竿上晾着许多粉条,作坊里的村民们脸上带着笑意,看粉条的眼神比自家儿郎都亲热。
余婶和余大牛媳妇过来帮忙做被子褥子,先做两床褥子,替换下来贺宣和小竹的褥子后,把旧的拆开晒晒,重新制成罗汉榻的垫子,罗汉榻的尺寸比床要小一半左右,类似于单人床。
当天余婶给贺宣和小竹换上新褥子,把旧的拿出去拆时。
贺宣才发现,小竹的褥子里面不是棉花而是稻草,贺宣顿时莫名的难受,明明家里条件都还不错,小竹一直用着稻草褥子自己都没发现。
小竹看贺宣一直在看那褥子,发现贺宣的不对劲,“公子,你怎么了?”
“小竹,你怎么不跟我说,这褥子里铺的都是稻草?”贺宣语气严肃。
小竹察觉到公子有些不高兴,但是不明白为什么?
“公子,这稻草是我今年换过的,很暖和。”
贺宣有些无法跟他们说明自己的无力,贺宣觉得小竹更像自己的家人,有时像哥哥一样维护自己,有时像弟弟一样跟随自己。
可能在余叔余婶小竹他们的想法里,是不一样的,这种差距,不只是人格平等的问题上面,还有三观不同。
贺宣会选择花钱享受舒适的生活,余叔余婶则觉得很多东西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金钱观念不一样,就像你永远无法让父母把剩菜倒掉,下一顿再吃新鲜的。
余婶不是不知道小竹的褥子是稻草的,但是余婶认为,褥子就是稻草铺的啊,村里不都这样嘛?公子睡棉花的褥子,那是因为公子跟下人是不一样的,他会读书,会做粉条,还会挣钱,自然应该睡棉花的。
你永远无法用自己的认知去跟他们沟通,尤其是他们还能逻辑自洽。
贺宣回房去了,留下余婶和小竹在院子里。
贺宣很想找到一些跟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在房间里思考了一会儿,收拾好心情,多读会书,这个时代,能学习识字的人应该会有些不一样吧。
等贺宣出来吃饭时,余婶跟小竹有些小心翼翼,在心里安慰自己后,贺宣恢复了往日的语气,余婶放下心回去,小竹坐在一旁吃饭都悄无声息。
贺宣无奈,招呼小竹吃饭,问了些鞠的事情,这才热闹一些。
鞠是过了几日才做好的,小竹最后做的这个,形状圆润了很多,鞠的洞也都用不同的竹条穿插而变小了,踢了两下,很结实。
下一步,就是做个门框,风流眼自己肯定踢不进去,还是按足球的规则来吧。
门框就简单多了,用竹架子搭一个,没有渔网,用稻草编个草席,把三边都罩住。
贺宣就多了一个活动,每天从不同的角度把球踢进门框里。
偶尔小竹也会一起踢,小竹总是忍不住用手抱球,多次被贺宣指正,最后干脆把手背在身后,就用脚踢进门框。
贺宣玩好了后,出了一身汗,让余婶烧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