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院落,贺宣睡到天光大亮才起床,天亮之后醒过一回,出恭后,又躺回去了,昨日骑马的后遗症一下子爆发,今天小腿还好,大腿确实酸软,像是两根面条,走路摇摇晃晃的。
又睡了一个回笼觉,安抚下疲惫的身躯,今日是不想出门了。
贺宣就安心在院子里等通政司的消息。
平日的运动也取消了,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在两条腿好之前,谁也别想让我动弹。
贺宣安静的在家呆了一日,旁晚时分,听说三哥回来了,就去隔壁找他。
到了隔壁院子,看到门口守着人,正想上前去问一声,就发现有人走出来,其中一人是谢端,还有一个跟谢端差不多高,容貌有些相似,却更威严的男子。
神态更像是安国公,贺宣在心里想着,这人应该是谢端的大兄,不过也没有贸然开口。
两人刚出门还没注意到贺宣,男子说道,“从战场上退下来那些伤兵,现在安排的如何?”
谢端还没回答,就看到贺宣站在院子里。
两人的目光转过来。
谢端给双方做介绍,“大兄,这是我好友,叫贺宣,在家排行四,叫他小四也行。”
谢端大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是我大兄,谢奕。”
贺宣行礼,“参见世子。”自己跟三哥关系还行,也不好就着这点子关系硬攀附上去。
看着两人刚出来的样子,好像是要出去,贺宣过来也没什么事,就跟谢端主动告辞,“三哥,我回院子了,你们先忙吧。”说完就转身离开。
谢奕看着人走出去,转过头,难得今日早些下值,想跟老三说下兵营的事情。
大部分在辽阳打仗的士兵,都在附近解甲归田,齐国已经胜利,鞑靼人也不敢卷土重来,剩下的就是两国商议,俯首称臣这些事情。
安国公带回来的这些伤兵,都是不致命,但又严重影响生活的,这些伤兵都是亲信,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总不能打了胜仗,就把这些人抛在一边。
可是齐国的战后补贴,还要一段时间,打战需要粮草,国库本来就不富裕,现在已经很难支出这笔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安国公府只能拿出自己的积蓄,养着这批残兵,国公府里能安排守卫或是其他的职位都安排满了。
而且剩下的一千多人,要么是缺胳膊少腿,要么是脸被划开,割了耳朵,瞎了眼,也有受了内伤,哪怕抬到京城,也很难完全治愈。
这些人的安置问题现在就是谢端在负责,三千营专门空出一个千户所,用来给伤兵先住着。
但是谢端发现这些伤兵身体上的伤已经愈合的差不多,或者说以现在的医术没法治好,可是这群人在千户所,里面的氛围就很压抑,变得沉重。
也想过办法,给伤兵们带去更多的物资,吃食,好酒,可是效果不算很好。
现在这群人怎么处理就是一个难题,国公府要是不管,这群人就只能沦落到京城的街头乞讨,可是送他们回乡,也不愿意。
这群人不愿在自己只能靠家里人供养的时候回去,哪怕老死在外边也比拖累家里强。
所以国公府也愁,白养着,千把个人每日都要开支,不算是个小数,尤其其中几个养伤的,药材和郎中也是府里安排的。
两人从西院离开,去东院商议。
贺宣这厢回到暮云院,才知道平日里三哥这么忙,昨日还陪着自己去白鹿洞书院,是不是耽误他的事情了?
有些愧疚,以后还是不要耽误三哥太多时间了,他可能觉得自己孤身一人上京,才抽时间陪我的吧。
不过自己心理年龄远不止十五岁,贺宣回到屋里,就已经调节好心情了,关心起晚上吃什么?
自从来到京城,国公府的伙食真是不错,一日三餐,还有点心水果,贺宣瘦下去的脸颊,开始恢复匀称。
晚饭后,贺宣在思考是否要留在京城?
要是自己回安德县,现在的品级,在县城乃至郡城都可以舒心自在,没什么人会给自己找麻烦,等到自己弱冠以后,某个差事,也不会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