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的衣裳款式不算很多,贺宣也就只能把圆领换成对襟,选大袖窄袖,或者给下摆的缘边换个料子。
伙计介绍了几种保暖的料子,贺宣爽快的买了四身外衣,两件比甲,还有大氅。
氅衣跟披风类似,都是用来御寒的,不过披风男女都可穿,氅衣多是男款。
伙计让贺宣确定是否要夹棉,贺宣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不加棉,跟单衣有什么两样。
贴身的里衣就买布料回去,让家里人做吧,贺宣还是喜欢系带的裤子。
花了不少时间,终于从绸缎铺子走出来,黄金甲和牛车还是寄存在店里,贺宣花了十几两,总不用付停车费吧。
从铺子里出来,贺宣正要去找罗家旺,街上驶过好几辆马车,不知道是哪户公侯人家出行。
贺宣没认出来,老管家却认出他了。
自从上京之后,因为贺宣一行人走的太快,陆将军的老管家倒是没来得及打听贺宣的身份。
后面忙着安顿,差点忘了这事,老管家这次陪着小姐去城外寺庙,正好遇上贺宣,一眼就认出来,想起贺宣给的梅脯,老夫人的晕船症缓解了不少,将军还说要好好谢谢人家。
老管家急的想下车,可正好在闹市,本来控制马车就很不容易了,老管家错失机会,贺宣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对于刚才路过发生了什么事情,贺宣不是很清楚,正在一家粮油铺子买调味料,家里的味粉不多了,最好买些稻米。
贺宣是吃惯了稻米的,可自家庄子种的却是小麦,虽说小麦跟玉米这些分时段种植,收入也不错。
可架不住贺宣吃不惯啊,偶尔吃上两餐就当换换口味,日常吃的还得是稻米。
然后就是香叶,肉豆蔻,小茴香,茱萸这些,一点点加起来花了一两多。
出来的时候,两人都没拿东西,等回去的时候,再来铺子里取货。
于五郎一上午的时间,眼看着公子把一锭金子散开了,然后就花了不少,哪怕不是自己的钱,也有些受不住。
看着公子还要去其他铺子,赶忙劝道,“公子,罗管事说不定好了,正找我们呢。”
贺宣本想去木器铺子看一看,做个车厢,想到家里还有不少地方要花钱,要不车厢先缓一缓。
脑子里挣扎了一番,贺宣决定去看看,买不买另说,“去木器店逛逛,就回去了。”
木器铺子经营范围很广泛,木头做的器具,大多都有卖,上到承重柱,下到木勺。
至于车厢,铺子里放不下,后院常用的牛车就直接作为展示品。
贺宣看了车厢,不是很满意,最多只能坐两个人,还是很拥挤的那种,虽然木器铺子做的很漂亮,刷了漆,两侧雕刻花草,但这也不能改变这个车厢小的事实。
想到谢端的马车,贺宣就问道,“有没有大一些的,可以坐四五个人的那种?”
伙计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不过我们铺子里,这种样式的车厢卖的最好,客官您要是做大的,需要的料子更加难得,价钱也是成倍上涨的。”
贺宣问清了这种两人车厢的价钱,然后打听了下四五人那种。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
小车厢也有好处的,不管是牛还是驴都能拉的动,而且车厢小了,冬日里肯定更暖和。
没办法,四五人乘坐的车厢,起步就要四十两,这还是用老榆木料子的,毕竟承重增加了,车轮木头都要换更好的,才能承受的住。
从古至今,不管是马车还是轿车,都有加装费,最普通的一个样式,加雕刻的多少银钱,换车厢顶又要多少银钱。
谁说古人就淳朴,哪个年头都有奸商。
最后在伙计的多次推荐下,贺宣定了一个小车厢,自带窗户,其他什么都是最低配,唯一加装的是,马车前面延伸出去的棚子。
只要做的时候,在车辕上,安装几根木头,买些防水的桐油刷到布料上,就可以多出来一个雨棚,下雨下雪天还能挡挡。
贺宣觉得这个创意不错,打算车厢买回去后,找个村里的木匠来家里试试,能不能把家里这些牛车上也搭个雨棚。
小车厢又花了十五两,于五郎给钱的时候手都有些抖。
自己一年的工钱能买的起一个车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