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附近除了门房,晚上没啥人,东西放在这边,万一丢失就难说了。

三人回到宅子,贺宣想了想庄子的地势,其他地方,可能还不如围墙呢?

“作坊就建在围墙边上,先沿着门房建,还能省两堵墙。”现在已经有些凉意,再不建,今年冬天都要在前院干活了。

光是宅子里的女眷,织的羊毛袜肯定不够,哪怕庄子上这些人都加起来也不一定够,扩展人手是必须的。

沿着围墙建工坊,就能减少外边的人进入庄子的概率。

贺宣拍了板,老杨和赵林就去安排工匠,人手。

中午只吃了一张饼,贺宣有些饿了,让厨房做碗米粉,顺道把罗家旺和于五郎的份也带上。

等候期间,就去前院看看现在羊毛制品的进度。

除了小兰,刚被叫去厨房,家里其他女眷都在,最小的一个是老杨孙女。

“公子回来了。”看到贺宣,放下手里的活,行礼。

贺宣站在门口,这么多女眷,就不好进去,让杨李氏出来回话。

两人在前院廊下,一问一答。

主要是杨李氏现在的手艺能做到什么地步。

“回公子,羊毛袜子,我和小巧都会做,尺寸按照公子要求,有大小两款,小兰和小芳现在跟着宋婆婆学捻线,针织刚开始上手,还有些生疏。”

“除了袜子,衣裳这些能织出来吗?”袜子只是前期熟练的产品,最后还是要织羊毛衫的。

“衣裳织倒是织出来一件,就是袖子,腋下这些地方尺寸还要更改。”

贺宣对织出来的衣裳更感兴趣。

杨李氏进去,过了一会儿,拿出来一件上衣,就是仿照里衣的样式,交领,然后用系带绑起来。

小主,

......

杨李氏看贺宣的表情,不像是高兴,解释道:“公子,这衣裳还要改进。”越说声音越轻。

“没事,不怪你,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贺宣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确实不怪杨李氏,他们没穿过套头的衣裳,自然会把羊毛衫做成开衫。

贺宣跟杨李氏讲解,不用系带,直接把脑袋从领口套进去就能穿好,毛线有弹性,不像其他布料。

还有就是跟杨李氏讲解,衣裳可以拆分成一块块,最后用针线缝起来,像这件衣裳,除了袖口,其他地方贺宣都没找到拼接的痕迹。

看来杨李氏毛线确实织的不错。

受了贺宣的点拨,杨李氏有些想通了,如果按照公子的要求,这衣裳做的快多了,前后两块缝起来,再加个袖子,要是分给几个人一起做,说不定半日功夫就能出来。

想通了的杨李氏,就不纠结这件失败品,想想怎么把衣裳拆成四块布,尺寸多少合适。

贺宣动过脑子,肚子更饿了,去屋里吃米粉。

......

第二天,赵林就出庄子找工匠,建屋子,庄里的人手就够了,不过专业的匠人还是要请一个,还有盘炕的匠人。

赵林出去没多久,老杨也出门了,去作坊买建材,青砖,石灰,瓦片,都不够了。

然后就是于五郎,他是贺宣交代老杨,让他多熟悉下京城的,于五郎被派出去买肉。

庄子上没养猪,想吃肉只能去城里买,当然了,于五郎买的不仅是今天要吃的肉,还有准备做腌肉,腊肉的。

之前贺宣家里的腊肉,腊鱼,腊鸡这些食材,都是可以放满一个屋子的。

老杨买的过冬粮食,只有些稻谷,花生,芝麻,干菜啥的,能存放许久的,白菘芦菔之类的还要再等等,过几日更冷些,种的收获了,不够再去集市上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