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没有掉下贺宣给的底线,都是一千四五百文卖的毛衣。

这群掌柜的八成有消息往来,后面直接就往一千三百五十文砍,弄得于五郎很难受,还好坚持住,不肯往下降。

要是掌柜的再砍价,只说现在没有多少货,低于这个价钱是要亏本的。

当务之急,是把工坊建好,等女眷们搬去作坊,正好把前院库房空出来放纺车。

庄子里,趁着大降温前,已经盖好了屋顶,这几日小竹和有粮带人在刷墙,白天给盘好的炕烧烧,散去潮气。

再有两天就可以移过来了,庄子里的女眷们,也知道这个消息,新盖的屋子是给大家以后织毛衣的,下工后,找借口说看麦子,实际上去看作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作坊还没来得及搬迁,贺宣收到三哥的信,说是有人想跟自己谈下毛衣的生意,于五郎这头卖出去的毛衣还没这几日织的多,难道东边不亮西边亮,送出去那些有回头客了。

贺宣跟小厮确认好见面的时辰,地点,让他转告三哥,明日一定到。

考虑到送给三哥那批毛衣都是羊绒做的,贺宣让杨李氏把这两种毛衣都准备好。

于五郎卖出去那些都是羊毛织的,羊绒贺宣也不多,云阳郡主送的几袋,做成成品最多也就三十几身,还没卖过。

正好小车厢拿回来了,明日就坐牛车去。

不知道是顾及贺宣出发的时间,还是谢端要上值,约的是巳时,地点是酒楼,正好是午饭时间。

贺宣让小竹多带点银钱,免得不够饭钱,人家帮自己介绍生意,总不能饭都不请一顿。

谢端连着穿着毛衣三天了,确实觉得很不错,不仅保暖,还不影响动作。

往年穿棉衣暖和归暖和,束手束脚不方便,动作缓慢。

自从谢端在营里请几位刺头喝茶后,还经常在外边晃悠,也不穿斗篷,一日没人察觉,两三日总是有人关心的,问谢端穿的那么少,冷不冷。

谢端面上不漏声色,说了句不冷就离开了。

谢华落后两步,跟询问的人说,“我们家公子穿了毛衣,不仅保暖,还很轻薄...”

消息就是这么传开的,说是国公府有最新的衣裳,穿着好看又暖和,你不信,就去看看谢郡王,是不是玉树临风,茂林修竹。

目的达到了,纪盛贤是在三号这日找到谢端,进来就问。

“你家绣娘换人了,外头都在传做出的衣裳衬的人更好看些,有这种好事,让我也占占便宜。”

这家伙长相不差,毕竟底子在那里,就是跟谢端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怎么形容呢?两人一起出门,茶楼的伙计,都是先给谢端倒水的。

弄清楚前因后果,谢端嫌纪盛贤摸自己袖子的动作太猥琐,让小厮把贺宣送来的手套拿出来,给他看看。

然后就有了今日的见面。

贺宣到的最早,两人还没有下值,要了个包厢,在里面等。

康乐馆主打的是江南菜色,人没来,只点了壶茶水。

小竹在门口等候。

店里生意很不错,没多久,外面就坐了好几桌人。

谢端跟纪盛贤是一起到的,小竹行礼后,带着两人进门。

贺宣站起来,因为不知道对方身份,只是迎了迎。

谢端帮着两人介绍后,客气了一番,先点菜。

纪盛贤是店里常客,很快就点了五道菜。

贺宣问谢端去书院念书需要准备什么,两人说起了这些手续。

纪盛贤是谢端的同窗,对白鹿洞书院熟悉,加入了话题,说起念书时在溪边烤东西吃,每次犯错,夫子都只罚他,不罚谢端。

人家不主动提,贺宣也不问毛衣的事情,先吃饭,吃完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