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工作队干出的成绩,刘县长基本上可以躺着拿功劳,但虽说如此,工作队为了能够在基层做出成绩,手握党政军多类权力,
基本上已经代替了黄陂县政府在地方的执政权,如今他县长的地位,发出的政令也就只能在县城内起些效果。
一个地区的主政机关只能有一个,倘若未来工作队的成绩被中央肯定,有意将工作队转为常态化的政府机构,那自己这个县长是不是也得让位?
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前途,即便刘县长对于自己治下的工作队再欣赏,也不免在心里打着别样的小九九。
刘县长自出仕以来,在多地基层为官,先后在三个县政府工作过,对于工作队的工作内容本就熟悉,这些本都是政府应该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在工作队的开展下,得到了具体且有效的贯彻落实,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合计商量,一群年青朝气蓬勃的工作队远远超过了暮气沉沉的县政府的执政效率。
窥一斑而见全豹,有条理的在湖北各地逐步推行制度改革,这种大规模的民政管理手段,放在其他常规的官员和部门手里只会是劳民伤财、滋生混乱,
但是在这个所谓的督办公署手里却是有条不紊,什么划定试点先行地、建立干部学校、号召青年大学生和有着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下乡支援……
层出不穷的新鲜名词出现在督办公署发往各县的指示文件中,刘县长非常好奇负责督办公署的那位督办专员究竟是何方神圣。
蓦然,他抬眼看着前方被簇拥的那位国土委员会的陈主任,难道这位这次访鄂的主要目的就是来找督办专员?
陈立夫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背后多了一道目光,他只是看着路旁的火热的建设场景若有所思,
根据包国维前阵子刚发来的湖北兵役督办公署年中工作报告中的内容,督办公署在这半年内做了大量的基建建设和人员分配,
但是根据国府拨给督办公署的经费,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些指标。
陈立夫本来寻思着,报告毕竟是报告,都是有水分的;他寻思着包国维是年轻人,为了得到中央的支持,稍微夸大了一些内容也是情理之中,
根据他的预估,报告中的数据水分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是包国维从中央和地方能搞来经费的极限。
不过在这一路上看到的情况,似乎那包国维在报告中说的都是真的,那他是怎么搞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