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君臣坦诚

朱由哲摆了摆手,制止他往下说。

“天下大乱,大明江山即将不保,就不必在这样的小事上让来让去了。若有人能挽救大明,别说坐一坐龙辇,就算坐这龙椅又有何妨?李爱卿,朕说的,你听明白了吗?”

李邦华脸色微动,迟疑片刻道:“陛下,老臣已七十有余,能力浅薄,恐辜负陛下期待。但臣愿为我大明竭尽全力,至死方休。”

朱由哲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邦华没有将话说满,说什么自己一定可以挽救大明,但这样说反而能更令人信服。

至于至死方休,朱由哲相信他绝对可以做到。

在原有的历史中,即使崇祯皇帝多次拒绝采纳李邦华的提奏。但在李自成攻破京师之后,他依旧选择了自杀殉国。

这是一个纯粹的忠臣。

朱由哲相信在这个时代,自己能给他的礼遇,绝对会超过崇祯皇帝。而他能报答自己的,绝对不止一个死。

“李爱卿,你我君臣一心,必能有所作为,但前提是要做到知无不言。朕现在有些话要问你,希望你不必有所顾忌,一切都照实说。”

李邦华听完没有多言,只是深深的点了点头。

“你曾提督京营,并对京营进行了一些改制。朕问你,现在三大营有多少可用之兵?”

李邦华面带犹豫,过了半晌,有些小心的反问道:“陛下所说的可用之兵指的是什么样的将士?”

朱由哲有些不解,“能打仗,可杀敌的。”

李邦华点了点头,“臣提督京营那时,三大营明面兵卒有十四万左右,但实际兵额应该不到半数。陛下所说的能打仗,可杀敌的。若让他们固守城池,他们或许还能顶些用。但若是出城击贼,恐怕……”

李邦华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朱由哲听懂了。

“就是说,不能和贼野战。”

李邦华点了点头,神色黯然。

“三大营中虽也有一些将士是从边军中选募而来,有些战力。但多数都是未曾上过战场的勋贵子弟,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和久经沙场的贼军硬战的。”

“那就是说只能固守了。”

李邦华脸色微变,抬起头,“陛下是想固守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