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这边,因为李自成受伤,都以为他们不会有太大动作。
派出去的斥候数量有限,而且当有人向周文英禀告前去探查敌情的斥候没有及时回来时,他更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有人通报闯军已经过河时,周文英更是满心兴奋,以为只是少量闯军,自己立功的时刻到了,于是率大量精兵奔赴战场。
但当周文英发现久战不下,而后面又出现闯军时,他的心情是崩溃的,第一时间没有压制住逃跑的兵卒。
然后就是兵败如山倒。
九千精兵竟然被不到一半的兵卒像狼驱赶羊般一路追着跑。
虽然周遇吉挡住了追击的闯军,但这样的惨败影响了后营士卒的军心。再加上数倍于己的闯军不要命的强攻,他们彻底崩溃了。
而之所以没有全军溃散,只因为周遇吉以不断后撤,不断抵抗,以自己标营的巨大牺牲换取了其他各营的及时后撤。
李自成取胜了,而且是大胜。光生擒的明军就三千之众,在杨武峪更是逼降了宣府总兵王承胤以及他手下的千余士卒。
但他们一直在进攻,而且是不惜人命的打法,损失亦不小。而他又不能让自己的嫡系人马损失过重,否则如何压服那些降兵降将。
而且,在明军撤离之前将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给烧了,粮草,军械,房屋,一样不剩,并迁走了所有百姓。
闯军补给困难,伤者得不到医治,士卒一路战斗,却没有地方可以安心歇息,疲惫不堪。
而李自成从降将王承胤那里得知,明军至少还有万余士卒,而又看到周遇吉又撤退有序,他这才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而说完这道命令,李自成便昏死了过去,被李过派人送回了太原。
朱由哲站在山岗上,旁边只有孟大春一人,因为方正化被他派去了宁武关。
在原平失陷之后,闯军便有了两条进攻路线。
一条是向西北方向走,进攻宁武关,走大同,宣府,居庸关,京师,也就是李自成原有历史中走的那条路。
还有一条是向东北方向走,攻代州,破紫荆关或倒马关,然后涿州,京师。
朱由哲最开始想的是或许可以放开宁武关,将闯军引向大同,毕竟历史中李自成走的那条路又远又难,是有利于明军防守的。
但原平这战之后,朱由哲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