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大夏国的丞相,凌江。他身穿深紫色的朝服,腰间佩戴着佩鱼袋。他的目光犀利,让人不敢直视。
凌江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前去。
“赵太师!”凌江打过招呼后,挺拔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赵昌应了声后,也直了直腰杆子,笔直地站好。
此时的大殿中,就是掉落一根针也能听得清清楚楚,气氛异常紧张,所有的大臣都紧绷着神经,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到来。大殿内只有微风在吹拂着帘幔,带来一丝丝的清凉。
突然,偏殿门口出现了一道明黄色的身影,正是皇帝。皇帝身后跟随着一群宦官,皇帝缓步走向御座。
众大臣纷纷跪拜行礼,他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齐声高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大家平身。然后他转身看向凌江,凌江也向他微微点头。
皇帝身边的公公手持拂尘,扯着嗓门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仿佛连呼吸的声音都消失了。皇帝坐在御座上,目光扫过大殿,看着面前的大臣们。他的眼神深邃而威严,仿佛能洞察人心。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陛下,臣有奏章要启奏。”说话的是一位穿着紫色官服的大臣,他站在队列的靠前位置,双手捧着一本奏章。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上前。大臣迈步向前,走到御座前,跪下呈上奏章。皇帝接过奏章,仔细翻阅起来。
“准奏!”
上奏的是鸿胪寺卿卢有偲,他抬头说道:“启奏陛下,大周国来消息,说要与我国和亲,重修两国友好关系!”
皇帝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目光凝重。大殿中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位大臣都屏息以待,等待着皇帝的决定。卢有偲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的回应。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抬头看向卢有偲,沉声问道:“大周国来消息,要与我国和亲,重修友好关系?他们提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