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原本计划当日就下山的,不曾想刘老竟擅书法与天象,便也跟着在山上多停留了两日。
刘老已年过七十,一生致力武学,武功卓绝,力大惊人,与年富力强的刘二福对招尚能岿然不动,还能将其一把推出五米开外。
刘老还是少学住持,总管内外一切事务,于少学出入方便。
三天时间。
刘老无论走到哪,身后总能缀着一大串“虎视眈眈”的求教者们,简直烦不胜烦。
可看着眼前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容,又总能让注重养生的刘老,不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再妥协。
当然,烦只是日常烦,喜乐同样存在。
最让刘老感到开心、忍不住沉迷其中的,莫过于一起讨论学问时的氛围,每个人都很认真,思路清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而还能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这种感觉非常难得,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的首次。
认真学习的时光总是满足而短暂的,虽有不舍,但终须离别。
少学山一行,他们认识了博学多才的刘老,领悟了少学弟子“吃得苦中苦”的精神,看到了一个与常人口中不一样的“少学”。
少学非是单一的武术那么简单,它根植于哲学和文化,兼容并蓄了武术、天文、书法、宗教、养生等等,功理精深,功法奇妙……
“刘爷爷,您等我长大来看您啊!”安安依依不舍的挥着小胖手,眼泪汪汪的。
刘老很想说“好的,来日再见”,话到嘴边,硬生生变成了“快走吧,别来烦我”。
“我不烦啊。”
“…随你便。”刘老说完,转身快步离开。
一趟“少学行”,意义非凡,孩子们见识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坚定了往后定要虚心向学的决心。
“安安,你这次没在山上交到朋友啊?”为了缓解分离的情绪,楚天转移注意力道。
安安随意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道:“我都长大了,要努力读书,没时间交朋友的。”
“书呆子。”刘二福没忍住吐槽。
“爹爹,书呆子是骂人的。”
安安皱着小眉头,义正言辞,试图让他爹收回刚刚的话。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本就书呆无疑。再说了,朋友可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读书而放弃跟朋友相处,认为那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同样也不能因为交朋友而耽误读书。真正的智者,是两者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