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丫,这几天你怎么过的?”李大桩说完,又问向那小孩。

她看了一眼赵宁,这才看李大桩,小心的说:“大桩叔,我这几天就睡在这儿,我从家里扒起了些红薯,都烤熟了,被我放了起来。”

“哎,你这孩子,晚点你就跟我回去,怎么着也得凑合完这个冬天,你实在不愿,也得等到春天的时候,再组织村里人把屋子给搭起来。”

“道长,我这段时间能住在这里吗?我一定不会弄坏这里的东西。大桩叔家的房子也不宽余,我只要晚上能睡觉就可以,白天就去我们屋那边把东西扒起来,过完年就求村长爷爷找人帮我搭屋子。”玉丫没有回答李大桩的话,反而哀求的看向赵宁。

她知道村长家人多屋少,如果她去了,少不得需要人给她腾地方,到时还要吃要喝,村长家也不会拉下她,以后欠的人情就更多了,她家因为是猎户,连土地都没有,她觉得自己还不起。

赵宁知道这个时代苦命人多,比玉丫更苦的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过女孩求到了她面前,还是这么简单的事,再说,这木屋本来就是属于村里的,她也只是暂用而已。

“当然可以,这屋子本来就是村里的,我也只是暂用而已。不过你一个小孩子,住在这里实在不太安全。”

“谢谢道长,没关系的,村里的大伯婶子们都是很好的人,这屋子离村子没多远,不会有事的。”

赵宁看她是打定了主意不愿意到别人家去,这时也有人来看诊了,也就放弃劝说了。

不过在赵宁给村里人看诊时,她也没有走,而是在不远处专心的看着,一脸的向往。

等到赵宁忙完了一天,在走的时候,想了想,把今天村民送的吃食留了一部分给她,这才离开。

在过年前,赵宁找时间又去了一次镇上,卖了一批药材,换了钱又采购了些必要的东西回观道。

因为想到过年了,她还买了墨水和红纸,毛笔道观里是有的,有了这些,她回去后还可以写些对联贴上,虽然只有一个人,但过年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想了想,又买了些花生红枣和糖果,万一过年时有人来道观拜年,也不至于拿不出东西招待。

她自认这几个月,和村里人的相处还是可以的。

就像是现在,就遇到了村长的儿媳妇,也就是李大桩的媳妇,这是一个爽利的妇人,看到她就叫:“宁心道长,你也下山了,是来采购年货的吗?”

赵宁点头,也笑着说:“大桩嫂,你们也来镇上了,我来买些东西。”

“是类是类,我们是来买红纸的,咱们这以前还好,慧安师太在时,过年还给大家写对联类,但是现在慧安师太去了,我公爹说今年要去隔壁村请人帮忙写,怕买晚了人家没时间写,咱们这几个村现在只剩下他一个能写毛笔字的,这段时间可忙的类。”

大桩媳妇说着,还让赵宁看了看她之前买好的红纸。

“那真是巧了,我也是买了红纸,今天买一次东西,年前就不打算下山了。”

“那写对联的人家你知道吗?要不我给你带着去写吧,等写好了让大桩给你送上山去?”

“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写就行,我的字虽然不如师父,但是写对联还勉强能见人。”赵宁摇了摇头道。

大桩媳妇听了,很是羡慕,夸道:“宁心道长真是太厉害了,会的东西也多,我就不行了,别说写对联了,就是贴对联,都得先问清楚哪边上哪边下,有一年贴的时候没问,公爹看到后就说我把字贴反了。”

大桩媳妇虽然说着自己的糗事,却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和难为情,就像是说平常的事一样。

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