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闹京兆府(一)

第二天早上,冯辰来到被京兆府查封的酒楼门口,等着尉迟恭父子前来汇合。

在看到愕公国府的车夫赶着马车往就来这边行驶过来,冯辰快步走了过去。

车夫在发现冯辰走过后停下马车,冯辰对着车夫点头示意问好后就进入马车之中。

尉迟恭看到冯辰后就对车夫说道,

“直接去京兆府。”

车夫答应一声之后就调转马车向着京兆府方向驶去。

马车里冯辰率先开口问道,

“恭叔,你派去监视那几家闹事的人有没有什么发现啊?”

听到问话尉迟恭皱着眉头回道,

“今早在我和宝林出发之前,手下监视的人来汇报说他们几家昨晚到现在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得和普通的寻常百姓一样。”

冯辰继续问道,

“那他们可有和什么人接触过?”

“昨晚到现在他们几家一直都没有人外出过,也没有人去过他们几家。”

尉迟恭说完似是想到什么,停顿几秒后又说道,

“对了,他们几家有个奇怪的事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是什么原因。”

冯辰听到尉迟恭的话后一下来了精神,连忙问道“恭叔,是什么奇怪的事?”

尉迟恭连忙回道,

“今早我手下监视的人来向我汇报的时候,提到说他们几家到现在都没有为家里死去的人张罗丧事。

按理说这家里有人过世了,那么怎么样也会为死者举办丧事吧?

可是他们几家到现在都不约而同的没有举办丧事,我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听到尉迟恭的话,冯辰直接说道,

“他们几家这个举动完全不合常理啊,看来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着手,我相信只要搞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办丧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中的猫腻了。”

尉迟恭听到冯辰的话后,有些期待看向冯辰问道,

“小辰,那现在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对于这些伤脑筋的事我宁愿去战场多砍几个几人的脑袋,也不愿意多想。”

在听到尉迟恭的话后冯辰也只能报以苦笑,这样的事确实不适合他去处理,尉迟恭这样的武将只适合战场冲锋陷阵。

冯辰想了想说道,

“恭叔,我们现在想太多也没有用,等到京兆府后先看看府尹大人怎么说,到时候我们再商量对策。”

尉迟恭也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听见冯辰的话后点点头说道,

“小辰你脑子好,恭叔我都听的。

我们就先到京兆府再说,黎甘这小老儿居然敢和对方蛇鼠一窝的来对付我们酒楼,

老夫等这事完了就向陛下说说,在长安都有人敢来针对我这个国公,

那要是平常百姓那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

听到尉迟恭的话,冯辰也没想到,他虽然看起来很是莽撞,但经过这件事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大唐百姓,

看来李二能够开启“贞观之治”不仅是因为他的圣明和文臣,这些武将同样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啊。

在冯辰感慨的时候,旁边一直没有吭声的尉迟宝林突然小声嘟囔道,

“这要是没有死人那还办什么丧事啊?”

冯辰没有听清,只是隐约听到“...没有死人...办...丧事...”脑海里突然好像有一道光,

可是由于没有听清尉迟宝林的话,对于脑海一闪而过的想法没有及时抓住,连忙问道,

“宝林哥,你刚刚说的什么?”

听见冯辰的问话,尉迟宝林正要准备把刚刚说的话给冯辰重复一遍,

发现自己父亲尉迟恭也看向他后,从小在父亲“棍棒教育”下长大的他突然有些怂了,连忙说道,

“没,我没说什么。”

看到尉迟宝林的怂样冯辰也是无语,只好说道,

“宝林哥,你刚刚小声的那话我刚刚没听清,你再重新说一遍。

这对我们酒楼的事很重要的。”

尉迟恭看见自家儿子的怂样心里也是生出一股怒气,大声呵斥道,

“小辰问你,你就老老实实的回答,支支吾吾的做什么?

老子怎么有你这么一个怂货儿子?”

看到父亲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尉迟宝林心里一横想着,

“反正说不说都要被自家老头子一顿数落,那自己还怕个屁啊”

当下便直接开口说道,

“我刚才说的是:要是没有死人那还办什么丧事啊。”

说完后就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等待着尉迟恭数落自己然后喷得自己一脸口水。

尉迟恭正如儿子尉迟宝林所料正要呵斥对方,

冯辰一脸兴奋的抢先说道,

“宝林哥,你这句话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啊!”

尉迟恭听到冯辰的话后,硬生生把要呵斥尉迟宝林的话给吞了回去,

转头看向冯辰问道,

“小辰,

这兔崽子说的就是一句废话啊,怎么还帮忙了?”

冯辰看到尉迟恭和尉迟宝林两人都是一脸懵逼的看着他,

只好开口给两人详细解释道,

小主,

“恭叔,我们两刚才不是还在讨论为什么昨天来酒楼闹事的这几家人,他们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为家里死去的人举办丧事吗?”

“是啊,

可这和宝林说的话有什么关系啊?”

尉迟恭还是没有明白过来,

冯辰只好继续解释道,

“恭叔,

刚刚宝林哥不是说了,没有死人的话当然也不会举办丧事了嘛!

那么我就想这几家人原本就是为了来酒楼闹事以此污蔑我们酒楼的,

既然是行污蔑之举,那么我想他们应该不会, 为了只是污蔑一家酒楼的名声而真的搭上家里人的性命。

还一次就搭上四条。

如果我没有想错的话,他们要么是通过某种手段来骗过郎中,

让前去的郎中误以为他们已经死去,或者直接买通郎中后,让郎中帮他们宣称人已经死亡了。

这样一来,他们几家没有根本就没有死人,自然也不会自讨晦气的在自家设上灵堂,操办丧事了。”

听完冯辰的解释后,尉迟恭两父子都是恍然大悟,尉迟恭赶忙问道“那小辰,现在我们要怎么办呢?”

冯辰想了想说道,

“恭叔现在我们得兵分两路,

我和你按照昨晚的计划不变去京兆府,

宝林哥你就辛苦一点,

你去卢国公府,请卢国公帮忙调遣他手下的左午卫,和你一道去闹事的那几家,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几家今天可能会离开长安藏起来,

所以找到你找到卢国公后,一定要快速前去把这几家人全部控制起来,

一个人都不能放过。

到时候把他们带到京兆府去,我和恭叔会在那里尽量拖延时间,

如果你们过来的途中,有人阻拦的话,

你就告诉卢国公,就说谁要是敢阻拦,就一起拿下带到京兆府来,

不管对方什么身份,

出了事我和恭叔扛着。”

看到冯辰有条不紊的安排着一切,尉迟恭突然有些想打自家儿子了,

人家冯辰才十二岁!

不但能开酒楼开家具厂等等,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

现在遇到事情临危不乱、头脑清晰、指挥若定,

让他想到朝中的“房谋杜断”这两人,

而尉迟宝林比冯辰大六岁!

一遇到事,除了叫自己这个父亲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根本没法和冯辰比!

尉迟宝林不知道自己家父亲现在心里想的,

在听到冯辰的吩咐后一抱拳说道,

“我马上去找卢国公,小辰你就放心吧。”

说完后,

不等车夫把马车停下来,就直接跳了下去往卢国公府蹦跑而去。

看到自己儿子的举动,

尉迟恭吐槽道,

“这小兔崽子,

马上就要举行冠礼了还是毛毛躁躁的,一点也不稳重。”

冯辰这段时间和尉迟宝林相处下来后,觉得其实尉迟宝林品性很是不错的,

至于尉迟恭刚刚说他不稳重这些,倒是觉得很正常,

本身人家才十八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像自己看起来只有十二岁,

可谁会知道在这身体里是一个快要三十岁的灵魂呢?

当下开口对尉迟恭说道,

“恭叔,

宝林哥才十八岁。

他比同龄的很多人都成熟的多了,就说江夏郡王的二儿子李景仁,

他比宝林哥还要稍大一些,可是他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的典型代表,

每天招猫逗狗的,

不是在给自己家招惹麻烦,就是再惹麻烦的路上!

还有赵国公的儿子长孙冲,

没有继承自家父亲的智慧,但继承了他父亲的老阴币的性格,也是不断的招惹一堆是非后,让赵国公去给他搽屁股。

再看看宝林哥,

以前的事不说,

毕竟以前他还小,做出什么事都很正常,

现在宝林哥和我一起经营着酒楼和家具厂,

和我刚刚举例子的这两位,比起来简直就是乖宝宝了啊!”

听到冯辰虽然话语说得俏皮,但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尉迟恭当下觉得自,家儿子似乎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