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皇帝亲口在徽音殿内道出一句,夸赞朱丽人道:“朱丽人虽无生养机会,到底这慈母心肠与皇后你是一般无二了。可见她与你系一类人。只怕来日她纵无亲生子,亦会如你这般,有一个养子。”
彼时,我亦在徽音殿内,不由得微笑起来,对日日前来献殷勤的朱丽人笑道:“姗姗来迟,后者有福,只怕朱姐姐的福分还在后头呢。”说着,转向皇帝,肃然起敬道:“其它暂且不论,只说那日朱姐姐舍命救护陛下,可见姐姐对陛下何等深情,妾妃自叹弗如。如今,姐姐入宫多年,妾妃但请陛下给姐姐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分,也好叫天下人知晓陛下恩德。”言毕,深深颔首。
皇后见状,亦在一旁应和,“陛下,朱丽人入宫多年,固然恩宠些微,品行毫无差错,如此嫔御若默默无闻,只怕天下人会以为陛下系一介贪色之人,而对于品德出众者并无半分欣赏。”说着,亦为朱丽人请封。
皇帝抚着下巴,瞧着朱丽人面色绯红一片、娇羞瑟瑟,只作垂首不语姿态,兀自思量片刻,随即对朱丽人和颜悦色地笑道:“既如此,秦敛,过些时日便安排朱贵姬的册封礼,掌景福宫茝若殿主位。”
朱丽人闻得此言,固然不曾有封号赏赐,到底算得上天大的恩宠,故而当即感激涕零,深深拜倒,语气感激不尽道:“妾妃多谢陛下厚爱。”
我掐指一算,不由得对皇后感慨道:“入宫十多年,朱姐姐可算是盼到了。”
皇后对我和悦微笑,“朱贵姬为人素来安分守时,有此一日理所应当。”
“妾妃等祝贺朱贵姬登临一宫主位。”余者纷纷行礼道贺,然则此中有多少真心、多少假意,便不得而知了。
是日,朱丽人终于迎来了自己辉煌的一刻,固然没有封号,到底名正言顺算是御殿内正儿八经的娘娘了。可惜到了后来,这一切却被她过于急功近利的行径给毁了。
眼见昭敬敏长贵妃所诞皇六子养育在皇后膝下,母子和悦,共享天伦,才晋升为一宫主位的朱贵姬内心对孩童子嗣的渴望愈加热切,愈加计较皇帝的宠幸。一时迫切之下,朱贵姬不惜吩咐宫人四处散播当日她对皇帝的救命之恩何等深厚,企图勾起皇帝的报恩之心,借此登位。皇帝身为天下之主,听闻此事之后,顿时不悦,当即吩咐永巷令必须全力追查流言的源头,不可放过丝毫线索。不日,永巷令随机上报:如此流言出自景福宫。
小主,
由始至终,皇帝本就不甚宠爱朱贵姬。后来亦不过为着救命之恩才加以册封,多加宠幸。到底为着朱贵姬性情不合皇帝,故而恩宠亦再次寡淡起来。如今,明眼人皆看得出来,朱贵姬能够晋封为一宫主位,不外乎我与皇后的提携,并无皇帝心甘情愿之意,于明眼君恩上并无多少宠爱。朱贵姬此举倒愈加叫皇帝嫌恶了。
是日,正与鸾仪漫漫闲话,外头内侍传来消息:皇帝驾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