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用腊八粥

照影曲 林遇泽 2046 字 12天前

听完她所说的寥寥数句,心里头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生出来,我不禁为着莺月的遭遇而感伤几分,随即点点头,转而问道:“霜序,你呢?你家中可还有人?”

霜序早在我随口说‘过往’二字之后,随即面色带着些微不容易察觉的紧张,白皙的面颊微微涨红,额上出了些微冷汗,若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

“奴婢的家室与莺月相差无二,想来纵使奴婢亲口坦言,不过系第二个莺月罢了,并无甚新意。”霜序遮掩着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道:“然则奴婢到底与莺月不同,有一位哥哥相依为命。奴婢不若将奴婢哥哥的事情说与娘娘听,只怕还有几分乐趣叫娘娘解闷儿。”

“好啊。”我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唯余眼底那一抹深沉的打量,仿佛第一次遇见她。

“奴婢与哥哥自幼丧母,靠父亲给人做木匠拉扯大。奴婢哥哥天资聪颖,一点即通,故而不过小小年纪便习得了木匠的手艺,给奴婢父亲打下手。可惜,在一次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凿去了一根手指头。从此,再无好姑娘愿意嫁给他一介残疾之人。”言止于此,霜序的语气不由得哽咽起来,带上了几分伤感,怐愗无觉道:“过了几年,奴婢父亲带着尚未亲眼看到奴婢与哥哥成家的心愿而遗憾离世,只留下奴婢与哥哥相依为命。幸而遇见了一位贵人,奴婢哥哥这才趁着年轻力壮进入一户富贵人家当差。后来,通过相关的消息,得知了另一户人家的月钱更高,奴婢哥哥便借着数个月的积蓄,一并将奴婢送了进去,为的就是叫奴婢日后好嫁人。后来,那户人家为着闺阁中的小姐入宫,一并将奴婢带入了宫。因奴婢系年岁大了才入府的,故而只在外头打打杂,不似那些近身伺候小姐的侍女那般养尊处优。”

“如此说来,自从入宫之后,你与你哥哥再无见面的机会了?”我心疼起来。

霜序摇摇头,否认道:“倒并非如此。为着那位大户人家的老爷乃诗书礼乐之家,故而奴婢与哥哥皆识得几个字,平日里头以书信传递消息。”语气愈加伤感起来,似是念及愈加难掩悲痛之事,随即抽抽搭搭起来,待到心思过去了,眼见我打量着她,察觉出不对劲儿,一时警惕起来,便到此为止,不复多言。

我亦不欲继续问下去,以免她察觉出我的心思,故而假作听够了故事,吩咐她们离去。眼见着她们挨个尽数离开了,我面对来日的艰难险阻毫无把握,故而深深长叹一口气,兀自从书架上取了一本诗经,细细琢磨起里头的文章来。

晚间睡梦之时,我亦隐约而模糊地梦见了琅贵妃留在椒房殿墙上的枫叶血迹图案。那种浓郁的血腥味扑鼻而来,叫我一时忍不住,直接呕吐出来。待到肠胃好转一些,随即抬起头来,仔细查看这幅图案系何等诡异,叫人难以捉摸。此刻,经过我细细的打量,我发现面前的这幅图案虽仿佛正儿八经的枫叶,到底上头的纹理酷似横玉,形状若磬,叫我一时看入迷了。

我在心底里头细细数着、掂量着:御殿之内,何人与如此纹理有关联?琅贵妃当日临死之前留下的线索,自然系重要非凡。若非如此,只怕她绝不会以自己身上的血液为颜料,画出如此可怖的一幅画。再者,她身为皇亲国戚,乃太尉与安和大长公主之嫡长女,身处御殿多年,自小便与皇家结下了数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了解到的消息、秘密只怕多得不胜枚举。如此繁多的消息之中,她只选择了这样一幅图画,可见其寓意何等重要。

慢慢地,我只觉脑仁儿亦疼痛起来,急忙吩咐倚华用薄荷油为我按摩青筋突突跳动着的太阳穴。

倚华一壁为我按摩着太阳穴,一壁耐心地娓娓劝说道:“琅贵妃当日留下的这一副血迹图案固然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系往生之人遗留的消息,娘娘大可不必如此仔细地揣摩着。今时今日,娘娘身居高位,仅次于皇后,身负责任颇大,御殿之内琐事亦颇多,若每每在如此情状下日日忧思,只怕精力不济,有损娘娘玉体。咱们不若来日好生仔细地选个闲暇的日子,再来一点点参透琅贵妃的遗言。”

我闭着眼睛说道:“也罢,就依你所言。”

待到舒服了一些,好不容易缓过来,我随即睁眼醒了。抬头望去,透过半掩着的窗户,面对外头天际破晓的天色,才醒悟过来是日乃腊八节,该前去椒房殿与诸妃一同享用腊八粥的日子。

依着惯例,熟悉更衣毕,薄施粉黛之后,我用过了早膳,带着几分强自撑起来的欢笑入了椒房殿,与皇后行礼。

“婉妹妹今日来得恰是时候。”皇后落座上首,微笑起来,看似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