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要跟着师傅学中医呢,多么好的机会啊,就算这件事以后不能帮她赚钱获得什么利益,但是有人愿意倾囊相助,教导你去了解学习伟大的中医,谁能拒绝的了?本事只有学到自己身上的才是真的。
因此她并不觉得现在傍上黄智霖这棵大树有什么不好,她相信自己以后能站在相等甚至更高的地方。有资源不利用非要靠自己那不是傻嘛,干嘛把自己搞得苦兮兮显得多么高尚,画地为牢的蠢事她才不干。
给自己找补了都这么多,都不能开脱掉杜晓娟此刻打工人的身份,打工人杜晓娟看在黄智霖为她的学生们付出那么多的份上,点着油灯熬夜写计划书,
把杏干,杏水,杏酱的制作方法和不同杏儿的酸甜度需要的白糖配比及晾晒程度都写得清清楚楚,又写了如何把杏干杏水杏酱营销出去,既提升了黄氏点心铺的营销额,又扩大了黄氏点心铺的影响力。
写好后晾干墨迹时又仔细研读了一番,相当完美,就算可能有些字写错了,靠猜大致应该也能猜出来!
杜晓娟看了下小灶上炖的鸡汤,加了几块自己烧的木头炭就睡了。
睡得晚自然起的也没平时早,一出门又看到黄智霖的马车了,他是没回去嘛?
小厮看到杜晓娟解释道,“少爷在张家,说是昨天在他家吃了饭,为表感谢今天亲自买了菜再次登门拜访。然后让我将您送到镇上医馆。”
啧啧啧,大早上就来献殷勤,真是可怕,有黄智霖在,她也不用去教他们读书了。
杜晓娟洗漱好带着给师傅带的鸡汤就出门了,免费的马车不坐白不坐,至于以后没有了要靠脚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先享受了再说!
小厮回去时,杜晓娟拿出昨天夜里奋笔疾书写的计划书,
“记得交给你们少爷,这可是值五十两,千万不要弄掉了,一定要亲手交到他的手上。”
小厮小心翼翼的收好,郑重保证绝对送到。
后面的杜晓娟就不管了,希望黄大少爷能有点事业心!别在他们这小山村晃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