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石生在广州担任巡抚时,忽然有边吏前来报告,说苗寇大肆进犯,抢夺百姓钱财,掳掠妇女,声势十分凶猛。石生不敢隐瞒,如实奏报给皇上。皇上降旨:特加石茂兰兵部尚书衔,令他挂帅印前去平定苗乱。石生接旨后,退入内宅,对秋英夫人说:“下官只通文墨,不懂军事,一旦担任主帅,如何能称职呢?烦请夫人为我出谋划策,下官也好再做打算。”秋英回答道:“朝廷旨意不可违抗,臣子的职责就是抵御外侮。老爷此去,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看这一回了,怎能以英雄的姿态做出懦夫的样子。战阵之事,我略知大概。若不嫌弃,我情愿亲自擂鼓助威,随营办事。”石生大喜道:“夫人既有这般韬略,下官才觉放心。”
次日,石生就在演武厅练兵,任命秋英为先锋,左右二营为两队。殷莫磐自愿在军前效力,就任命他为监军。率领马步兵丁两万余人,部署已定。真是人马强壮,器械鲜明,直往边庭进发。一路上,都是秋英勘察地形后,才扎营安寨。来到离苗寇较近的地方,选择了一个高埠之处,安下营盘。秋英对石生说:“苗寇依山靠海,出没无常。如今大军刚到,人困马乏,而苗寇以逸待劳,夜间必定会来劫寨,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准备。”石生道:“号令全由夫人发出,下官只需坐镇中军。”秋英就把两队人马分为四路埋伏,离大营不过二三里。寨中只留三二十人藏在一旁,等候劫寨的消息。苗寇来到营中,见是个空寨,必然会抢夺东西,这时就以放炮为号,四面杀出,必定能大获全胜。安排妥当后,寨旁有一座小山,秋英和石生躲在山上远远观望。
当晚,苗寇见官兵扎下营寨,商议道:“官兵刚从远方赶来,必然疲惫。今夜趁黑劫寨,是上策。”其中有一个头目,叫做赛天王,领了两千人马,暗中闯入官兵寨中。四下一看,并无兵马,只剩许多器械,便下了马。这个抢衣甲,那个抢弓箭,你东我西,赛天王也约束不住。寨中的伏兵见他们乱了阵脚,放了一声号炮,四面伏兵一齐杀出。苗寇知道中计,急忙出寨逃走,却早被官兵紧紧围住,左右冲突,再也无法出去。一直杀到天明,苗寇只剩下一二十人,乘隙逃脱。
秋英和石生下山回寨,宰牛杀羊,犒劳军士,暂且不表。石生对秋英说:“今日之功,全靠夫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平定苗寇应该不难了。”秋英回答道:“老爷不要过于乐观。疆场之事,胜负无常,苗寇虽小,但绝难甘心退去。”石生听后,闭口无言。再说赛天王领着一二十名败卒,奔回本寨,向寨主哪思哩禀报道:“官兵神妙莫测,难以取胜。”哪思哩道:“我原以为石巡抚是个白面书生,不懂军务,没想到被他杀得这般惨败。此仇不报,何以雄踞一方,图谋中原?”于是又派人来下战书,石生批复道:“约于下月十六日会战。”秋英对石生说:“苗寇再来,必然会统领大军,企图报仇。稍有疏忽,我们恐怕就会被他们俘虏。”石生问:“那该怎么办?”秋英道:“老爷放心,我自有办法。”
到了下月十六日黎明时分,秋英让守营寨造了一辆楼车,高三丈有余,坐在上面可以了望敌军。石生领着左右两队大军,一鼓作气而出。走了不过十里,就望见敌营了。又向前走了三五里路,已与苗寇对峙。从敌阵前闪出一位苗王,身披铠甲,手执铁矛,厉声问道:“来将何名?竟敢侵犯我国境?”石生答道:“我乃巡抚石茂兰,奉命讨贼,速速下马投降,免你一死。”苗王大怒骂道:“好你个死囚,前日折损我许多人马,今日又在阵前夸口。看我把你拿下马,以报前仇。”说罢,催马挺矛,直取石生。石生终究是个文官,不会厮杀,见苗寇来势凶猛,料想敌不过他,拨马便逃。跑了不到半里,就跌落马下。苗王急忙挺矛刺来,忽见一人把石生背在身上,腾空而去。苗寇一直追赶。秋英在楼车上远远望见败兵将近,把兵符一摆,陡然起了一阵黑风,对面看不见人。苗寇撤身转回,这边金鼓齐鸣。苗寇正在摸路时,自相残杀,早已血流满地,尸横遍野。
苗王哪思哩回到寨中,与众首领商议道:“石督府营内,必定有异人,不能与他们斗智斗勇,不如暂且投降为妙。”众人都不愿意。再说石生被那个人背到寨后,放在地下,那人说道:“大人已脱离险境,请缓步回寨吧。”石生问道:“你是何人?承蒙相救。”那人答道:“我乃王诠,蒙大人不念旧恶,周济念氏回籍,无以为报,故特来相救,聊表心意。”说罢,便不见了人影。石生回寨,暂且不提。
却说哪思哩与众人商议道:“石镜山朝阳洞有一个百花公主,法术高强,能剪纸成兵,请她来相助一阵,或许能制伏官兵也未可知。”于是立刻派人持书信去请。百花公主拆开书信一看,慨然应允,率领一万人马前来,与苗寇合为大营,又来挑战。秋英对石生说:“出阵不用旁人,让我和殷莫磐两人出去建功吧。”秋英身着戎装,一马当先,殷莫磐随后,只领五六千人马,直奔阵前。那边百花公主在前,哪思哩在后,统领数万精锐士卒,从南面杀来。望见官兵人数较少,就四下里团团围住。秋英用护罩法把自家兵马护定,任凭他们左攻右击,总不能损伤一个。只见苗阵内有人背着一个箱子,在周围奔跑,那兵马越杀越多,不计其数。秋英看透了他们的法术,把兵符向上一摆,忽然一声霹雳,大雨倾盆而下。那苗兵渐渐减少,落地的多是纸人纸马,被雨一淋,就不能动弹了。秋英把兵符又往下一摆,这边的兵马渐渐增多。杀了半个时辰,就有十万天兵,把百花公主、哪思哩两路人马杀得几乎片甲不留。百花公主领着残兵仍回本洞,哪思哩回寨后埋怨道:“我要投降,你们不肯,又惹了一场大辱。”众头目都不敢吭声。
小主,
再说秋英回寨,殷莫磐问道:“此阵虽获大胜,倘若苗寇再来,该怎么办?”秋英答道:“这一阵苗寇都已胆战心惊,不久就会来投降,何必再动干戈。”果然,次日苗王派人送来降表投降,其表曰:
伏惟:圣德同天,无远弗届。异域无识,狡思启疆。兹经大兵所剿,始信王化难越。嗣后愿备远服,共沐皇风。如违纳贡之常,甘受后至之戮。
石生根据降表,奏报朝廷,圣上准其投降。石生又极力劝化了一番,方才班师回朝。苗王亲自送石生一百多里,然后才归寨。这正是:奏捷马敲金镫响,破敌人唱凯歌还。
石生作诗一首,赞秋英道:
兵家岂第论虚孤,帷幄运筹防不虞。
娘子称军惟唐主,妇人夸戎成伯图。
只知男辈多雄略,那料女流有武夫。
簪珥暂当甲胄用,旌旗指处瞻城乌。
却说秋英与石生回到衙门,派人摆上香案,默默祝祷,圣母把神书、兵符都收了回去。圣上因石生有功,特升他为兵部尚书,协同内阁办事,诰封秋英为一品夫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治道立昌文德,不废夫武功。勋猷大就,男谋必需乎女助。尔蔡氏乃浙江布政使司石茂兰之侧室,夙树芳型,尤多雄略。务效忠于王家,不惮亲操旗鼓。思克相于夫子,罔恤身历疆场。兹尔平苗有功,诰封尔为一品夫人。于戏,紫泥焕彩,用标一时之荣。彤管流辉,永垂不朽之誉。
石生赴京上任,谢恩已毕,又请了两副冠诰,封赠翠容和春芳。住了半年,秋英对石生说:“人生在世,富贵做到卿相,尊荣至极。有远见的人,必须急流勇退,方可善始善终。不然树大招风,恐怕没有一天不在危险之中。”石生道:“夫人所见极高,下官不久就当告退。”这一年正值会试,石生又主持了一次大考,收了许多门生,程斤、程覃都在其门下。大考结束后,石生因脚病不便行动,告老还乡,仍回襄阳居住。
石生思念,虽然在襄阳发迹,但罗田终究是故土,先人坟墓所在,祭扫多有不便。后来翠容生了两个儿子,聘娶了胡员外的两位孙女。秋英生了一个儿子,聘朱良玉的女儿为妻。春芳生了一个儿子,聘蔡敬符的女儿为妻。石生领着翠容母子仍回罗田,秋英、春芳母子都住在襄阳。石生一年在襄阳,一年在罗田,两下往来,十分如意。此后石生的四个儿子,都科举高中。朱举人进入翰林院,蔡敬符考中了正科。殷莫磐因随营有功,做了兵备守道。王曰灼做了知府。石生晚年康健,一直活到年近百岁才去世。去世这日,天鼓齐鸣,奉旨谥为“武勇公”,入祀名宦祠。翠容的两个儿子,一个继承本宗,一个过继到旁支。至今石生的后人,一支在黄州,两支在襄阳。石氏后裔,因先人都蒙鬼神护佑,买了一处大宅子,在其中盖了一座寺院。前殿供奉佛祖,中殿供奉观音,后殿供奉太白金星。招募僧道,购置祭田,祭祀不断。石氏人口繁盛,考中科举、做高官的代不乏人,这都是石生功德所积,又何尝不是鬼神的默默相助呢?后人有诗总断道:
二气弥纶布太空,何论南朔与西东。
形声超出见闻外,灵爽默浮自流通。
传纪降华事非谬,礼称去禅理堪穷。
人间幻态万千状,总在鬼神运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