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在市长家吃饭

市府大院林市长家,独栋的二层楼房,楼前种着梧桐树。

林子静推开家里的门,眼前是一个会客厅,一圈真皮沙发,正中一台彩电,墙上一幅名家书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见客人来,林鹏、方秀英、林子怡都迎了出来。

钟志远也不要林子静介绍,大大方方地,将茅台递给林鹏:“林市长,这是给您的,像酒香一样,鸿运长久!”

转身接过林子静怀抱的迎春花,“阿姨,这是给您的,嘿,路边采的,您像花儿一样,活力四射!”

又将手里那支大大的棒棒糖,往林子怡眼前一递:“林大记者,这是给你的!”

“我多大了,给我棒棒糖?”林子怡不乐意了,埋怨道,“一个大诗人,也没个说法。”

“小妹妹都喜欢棒棒糖!”钟志远调侃道,“说法就是,永远有少女的模样。”

他还想说“永远有少女之心”,话没出口就枪毙了,时下有一本手抄本《少女之心》,同学们都当它黄书在偷偷传阅。

“这还差不多!”林子怡很满意钟志远的说法,接过棒棒糖。

林鹏和方秀英对自己的礼物都很满意,更满意钟志远的说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子静看钟志远游刃有余地跟家人寒暄,枉费了自己担心他会拘束,帮着母亲把迎春花插在一个白色的花瓶里,想着钟志远刚才念的诗,不经意念了出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

“嗯,很应景,很有诗意。”方秀英夸道。

“是他说的,采花贼,一念诗就成文人了。”

方秀英听了,觉得蛮好笑。

林鹏将钟志远让到沙发,林子怡倒了茶,一屁股坐下:“听我姐说,你又有一首诗在《诗刊》发表了,哪来那么多灵感?”

“灵感这东西就像啤酒花,瓶盖一开就会自己冒出来,你想堵都堵不住。”钟志远打趣道。

这时,林子静和方秀英插好花过来,闻言笑了起来。

一家人都笑了,气氛很轻松。

话题自然聊到了花儿制衣女工静站的事。林子怡笑问:“扯个横幅站在那,不声不响的,谁想出来的?”

“还得谢谢林大记者匡护正义,报道真相!”钟志远抬手作一揖,笑道。

“还得谢你托我姐转告,提供了新闻线索!”林子怡也抬手一揖,笑道,与钟志远全没陌生感。

“看来,今天新闻的制造者,报道者和利用者都聚齐了!”

钟志远笑道,看向林鹏。

“谁是利用者啊?”林子怡想了下,看向钟志远问。却见他在看着父亲笑。

林鹏正觉得子怡和钟志远两个人虚礼客套挺有趣,却不想钟志远看向自己。

“再聪明的人都敌不过玩政治的。”钟志远戏谑地说。

“你是说我爸?”林子怡悟出来了。

“不是吗?借势就来了一场整风,驾驭舆论的能力,那真是刚刚的!”

林鹏哈哈一笑,指了指钟志远:“这孩子!”

林子怡也笑了,她笑的是钟志远的语气,“刚刚的”挺逗的,虽然没听过,但能意会。

方秀英看丈夫少有的高兴,看了看林子静。林子静笑嘻嘻地看着钟志远,眼睛里全是欣赏。

“不过,利用得好!”钟志远由衷地赞道,“因为受益者是咱老百姓!”

他又补充道:“一般人不敢报道,一般人不敢借势利导!”他真心地抱拳向林鹏和林子怡作揖。

林鹏和林子怡被他的话感动,正想说什么时,钟志远诙谐地说:“你们都不是一班的人,我也不是一班的人,我是四班的!”

这话一出,让林家人都憋不住笑了。

大家移步用餐区。一张八仙桌,平时四人各居一方,钟志远来了,就跟林子静坐一起,靠着林鹏。

方秀英去打开收录机,放背景音乐,竟然是钟志远的歌。

钟志远听着息已的歌,一时有些不习惯。

“志远,能喝吗?”林鹏晃了晃桌上的茅台,没有称呼钟志远为“小钟”,直接叫了名字。

“人家还是学生呢。”方秀英提醒丈夫,看了眼钟志远问,“满十八了吗?”

“快了!”钟志远一笑,从林鹏手中接过酒瓶,给林鹏倒满,也给自己倒满,“今天就算提前过成人礼了!”把林家人都说笑了。

林家的女人都没有喝酒,两个男人,一老一少自得其乐。

林子静有一筷子没一筷子,将豌豆苗夹钟志远碗里,钟志远来者不拒。

“你这丫头,就认豌豆苗了?”方秀英看不过去了,宠溺地看了女儿一眼,夹了块红烧肉给钟志远。

“我自己喜欢,才夹给他的~”林子静羞涩地笑了。

这年代不是谁家都可以天天吃到肉,一般请吃饭都是上鱼上肉才显得诚心,蔬菜怎么算招待?林子静家里不缺肉,没想那么多,习惯性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