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发小

罐头出锅的时候,人群自动散了。

罐头厂赚了钱,年底是要给大家分红的,所以大家也不眼馋。

谢泷西尝了一瓶,确实味道很不错。

“瓶子是在县玻璃厂订的,我们要的量现在虽然还不大,但他们挺照顾我们的,按最大的档位给的价格。”裴照临边说边让谢泷西给意见。

果肉大颗完整,汁多肉嫩的,口味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恰到好处的甜,清清爽爽的。

就是包装比较简陋。

倒也不是不好看,包装是裴照临找美术大师设计的,大气美观,符合这时候的审美。

“可以加点广告词在上头。”谢泷西指着标签纸,“桔子本来就有开胃理气,生津润肺的功效,可以加上去。”

现在是没有打广告的途径,不然打个广告,肯定能供不应求。

但没有广告有没有广告的办法,“在大队找几个文笔不错的,想办法把咱们的罐头写进文章里面去,然后往县里市里投稿。”

当然,为了文章能选上,这软广不能像后世一样,被吸引后很容易发现是广告。

要达到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还打到了广告的目地。

裴照临记下,罐头厂要想长久地发展,确实需要打开局面,光是给县里送货是不够的。

就算是县里,最开始也没有几家同意上他们的货,都是商业局压着几个供销点拿的货,也就是货好卖了,才渐渐稳定下来。

但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还可以给孩子们编点童谣,教孩子唱,教孩子们玩,不要小看乡下的信息传播。”除了七大姑八大姨,就是四处走村串巷的孩子们了。

一旦有了传唱度,大人们也能几句,宣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等陈述办完事过来这边,梁靖坤已经接过烧火的活,默默在旁边烧着火,裴照临和谢泷西在讨论罐头厂接下来的发展。

看到梁靖坤,陈述一拍脑门,“我都忘了去公社跟你说一声了。”

陈述挤过来坐下,先烤了会火,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裴照临和谢泷西的讨论中去了。

明明跟他们坐在一起,梁靖坤却突然觉得他离他们都好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