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研发快餐

楚榆一形容,舒蕙就知道是什么了。

“这可难不倒妈妈,妈妈做给你试试。”

舒蕙做烙馍,楚楚给她打下手,楚榆则思索着面包的做法。

八十年代初,国内的烘焙行业还没起步,米面粮油凭票供应的日子刚结束,华国人民没法大跨步,追求所谓的面包自由。

眼下甜点行业仍以传统糕点为主,只有少量西餐厅会出售面包。

前世楚榆买了个面包机,自己DIY过面包,鸡蛋、砂糖、盐都是常见物品,高筋面粉奶油之类的都能去进口商店瞧瞧,可酵母却是个很难找的东西。

华国市面上没有几家蛋糕店,酵母的品牌在国内没有代理,这就意味着只能从国外购买酵母。

还得买番茄酱。

好在戴东林定期跑国外,他也有自己的轮船,只能麻烦他了。

恰好戴东林在港城,楚榆给米飞去了电话,请他帮忙转告。

母女三人忙活到了半夜,才把楚榆要的烙馍做出来,舒蕙炸了鸡肉块,楚榆把鸡肉夹在烙馍你,没有黄瓜和番茄酱,干脆什么都没放。

楚楚咬了一口,眼泪都要被香出来了。

“这也太好吃了!”

肉夹馍也好吃,可楚楚更喜欢油炸的肌肉,吃起来香脆爽口,百吃不厌。

舒蕙又做了两个,和楚榆一人一卷,楚榆尝了下味道,比后世的差点意思,可要配上番茄酱,再来点汽水或可乐,肯定十分美味。

鸡翅、鸡块、鸡腿、鸡肉卷、鸡米花算定下了,剩下的要等酵母到货,东西买齐后,再做。

楚榆预计再做几款鸡肉汉堡,炸鸡的品种还不够多,还得继续研发。

再来点鸡肉盖浇饭,卤肉饭之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肉夹馍也能充个数。

还是那句话,品种可以慢慢增删,不要总盯着头顶的月亮,还应该兼顾脚边的六便士。

这些都是舒蕙擅长的。

农村人别的不行,搞点饭菜的种类是可以的,她一连做了好几种浇头,按照楚榆说的,菜+鸡蛋+青菜摆放在米饭上,客人来了就能吃。

她一共做了10种饭。

有鸡肉饭、卤肉饭、五香肉丝饭……

京市毕竟是大城市,楚榆找到一家蛋糕店,问她食材怎么买,也是凑巧,这家店主从国外进食材来,进的太多怕用不掉,也想卖掉一部分。

给楚榆的价格还挺便宜的。

店主叫徐小红,是京市本地人,她去港城进修过蛋糕制作,在几乎没人会做蛋糕的年代,她在全国也算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