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在80年代疯狂内卷没坏事,卷来的钱就买稀缺房产,争取三十岁退休躺平。
戴东林挺靠谱的,隔天就给她回复,有一套海景房推出来,户型、窗景都数一数二。
楚榆看不到房子,干脆让他帮忙看房子。
如果没啥问问题,就让戴东林帮她把房子定下来。
原本戴东林觉得买海景房挺不错的,听楚榆说如果没有海景房,半山买地也不错,他便把秦卫东拉了起来。
秦卫东温柔乡还没待够呢,听到戴东林的问话愣了半晌。
“半山买地建别墅?不是,大哥,你中什么邪了?咱们来港城干什么?捞钱啊!咱捞一笔就要走的,到时候人都不在了,港城这么多房子留给谁住?没必要,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戴东林斜他一眼,“不住不代表不能买。”
“那你告诉我,买这么多房子干什么?”
“攒嫁妆,给我老婆扔着玩!”
秦卫东:“???”
想在港城富人云集的深水湾买一套独栋别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寥寥几栋别墅,都握在富人手里,港城的富人都是累世的财富,只要家族生意不破产,就不可能出售豪宅。
因为很多豪宅哪怕空置,也不对外出售。
想买一套像样的独栋别墅,实在难上加难。
同理,半山买地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需要机遇,需要等待的,楚榆并不着急。
1986年,留给她的时间还很多,她完全可以慢慢来。
曼达林的销售额是破纪录的。
大年初二,楚榆跟沈珠雨和舒兰三人算了账,竟然发现,曼达林开分店这半年来,做了两千多万的销售额。
销售额不等同于利润,除去投入、成本、店面人员工资,也有差不多一千万的利润。
谁叫这年头服装利润高呢。
楚榆一个人分到了四百多万,否则她也没钱去肖想浅水湾的豪宅。
沈珠雨挺满意的,要不是在火车上遇到楚榆,觉得楚榆面相不凡,一直粘着楚榆,她现在还在大街上东奔西走,卖涩情杂志呢。
现在一年赚了几百万,费的功夫又不多,也就管理下门店,定期出差巡逻,她是个孤家寡人,出差全当旅游,公司还有报销和出差补贴,沈珠雨一年下来,跑了几十个城市,人也变得干练成熟了。
三人难得开个会,楚榆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曼达林瞄准的是中高端女装,在眼下的华国市场,曼达林做的相当出色,放眼全国,找不出一个能与我们竞争的品牌。可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我们赚钱,不是因为我们的品牌有多出色,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国内女装竞争小,中高端市场没有竞争,这才成就了我们,可要是把我们的品牌放到国际上去比,我们曼达林还能走多远?”
楚榆想把曼达林推向国际。
沈珠雨和舒兰没有不听的,可她们也知道,曼达林还年轻,如果不是楚榆,她们甚至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奢侈品女装”这种东西。
让曼达林跟这种国际品牌比,沈珠雨和舒兰心里虚啊。
可楚榆是曼达林的灵魂。
她说的话,她们没有不听的。
“你是怎么想的?”舒兰问。
“曼达林要想立足国家,离不开先锋有想法的设计师。何陆做的不错,可他和很多年轻设计师一样,没有海外背景,没有接触国际上的服装潮流。做设计,闭关锁国是不对的。我打算明年开始,挑选设计师出国读书进修,一切费用由公司来支付。”
“出国读书?这得多少成本?”舒兰瞪大眼。
这年头出国读书是会倾家荡产的。
不是谁都能出去的。
舒兰就觉得,曼达林销售额相当惊人,像现在这样,定期去港城买衣服找灵感,完全够用了。
至少在近五年内,曼达林的销售额是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