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之当然消息,说道:“我们是一个团队。”
五人组很高兴,虽然没有从梦神这里得到解决纷乱的答案,但能和梦神一个团队就够了,他们内部如果出现混乱,就听梦神的。林茹之就是团队的话事人,决策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人走后,林茹之就看到闺蜜们还在思索,显然她们也是在思考世界混沌到底能不能解决,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一个绝对的没有反面的东西存在。
想来想去,也没找到。概念倒是有很多,但能实践的一个都没有。
儒家的天命,就是告诉大家一切都是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天理就是告诉大家,遵循天理做事,不要遵循人欲做事,天理是世界最高准则。心就告诉大家,自己内心的良知才是最高准则,天理只是道心,在人心之下,因为人心有了决断,才会追寻道心,人心要是拒绝,那道心也没有意义,所以心可以决定自己做不做。
不过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问题,心确实可以决定自己做不做,却无法决定成不成。决定做了,最后却没做成,可就尴尬了。
决定是不是要做,可以按照心学来,但实践的时候还是需要按照天理。
天命和天理都是告诉大家,有客观规律存在,大家遵循客观规律。
儒家都是让人面对客观规律的,只是天命是被动接受,天理可以主动遵循,主动落实。
佛教则是让人逃避客观规律,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自己惹不起还躲不起么?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只有一个问题,大家如果都做和尚了,谁来生产,谁来养活大家?
道家则是教人如何观察客观规律,规律是会变化的,所以人很难追上规律,最好还是认清规律,等待机会,无为而无不为。规律对自己不利,就要忍耐,就要无为。等到规律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可以顺势而为。
至于法家,并没有提出什么绝对的概念来,就是赏罚,论迹不论心,不管心里多么矛盾,行动上必须守法。
闺蜜们也是很熟悉《诸子百家》的,最后得出和林茹之相同的结论,并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解决世界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