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的娘家里,一共是四口人。父亲、母亲、姐妹两个,石慧为大,她下面有个妹妹名叫石兰。石慧的母亲虽然说,算不上是什么泼妇,但是她也比其他人家的,妇女老太太厉害几分。石慧的父亲就甭提了,是十乡八里出了名的混混儿。谁要是惹着、防碍着他一点儿,他就会不依不饶的,跟你没完没了的反腾、折腾啊,一个弄不好他还得讹上你一头子。石慧的妹妹石兰,紧随父亲。这爷俩由于和村里的老乡亲,与外乡的人,为点小事就打架斗殴,没少受到公安局的处理,进公安局那才是经常的事哪。这爷俩因此都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混的倍熟悉了。他们俩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局、难死法院。所以人们给她的父亲起了个名号叫“搬不动”,给妹妹石兰起了个外号叫“打不烂”。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妹妹石兰,老剃着大光脑袋瓜子,在大街上瞎溜达。哪个老实八交的庄稼主的人,在街上看见这样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不害怕、不得躲远点啊?石慧本人近墨者亦黑、近朱者亦红,也多多少少的染上了点儿,父母亲和妹妹的习气。
别看石慧一家四口人的,脾气、个性、为人处事是!这个得行样儿,家里的日子、生活条件儿,要比一般普通的庄稼主好的多。这是什么原因哪?请读者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作者就不说明白了。
以上就是石慧家的,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石慧的本性,其实是个非常过日子的人。她自从与靳强结婚以后,就全部改掉了在娘家时的,不良习气。她吃苦受累、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忙碌着,一心想把日子过好了,想着早一天,把现在住的那两间半旧房,翻盖成五间新红砖房。靳强看在眼里,从心底里也是十分的佩服、感激妻子为家里所做的一切。所以他在有些个事上,明知道依着妻子说的意思去办不对,但他当着妻子的面儿,也不反对妻子说的意思,还是满口的答应妻子,背地里自己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事儿。他和石慧结婚几年来,从来都没有红过脸儿、抬过杠、打过架。老是和和睦睦、恩恩爱爱的。村里有人怀疑说,靳强是事都当着媳妇的面儿,说依着媳妇办事儿,是怕媳妇儿。怕媳妇的主要原因,是怕他的老丈人“搬不动”和他的小姨子“打不烂”。其它的事儿,倒没有什么。
石慧今天一大早起来,她让丈夫在家里看着孩子睡觉,她自己背着筐头子,就下了地拾做饭用的柴禾去了。
靳强躺了一会儿,就起来穿好衣服下了炕,想拾掇拾掇屋。他下炕刚穿好鞋,他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喊他。他答应着赶忙走出屋去,站在了外间屋门口的台阶上。他一看是姬思忠正站在,院门口的门楼底下哪。他便笑呵呵的让道:“噢、是思忠兄弟呀。快进屋、进屋坐。”
姬思忠满面带笑的,走到屋门口的台阶下站住,问:“我嫂子起来了吗。”
靳强:“她早起来了,上地里拾做饭的柴禾去了。”
姬思忠夸赞:“我嫂子真是个勤俭人哪。”
靳强笑着:“过庄稼日子,不勤俭点哪行啊?老得绷着个劲的过呀,稍微一松劲就混不上溜了。兄弟你别在外头站着了,快上屋里头坐着呆着去。”
“行行行。”姬思忠答应着,起步往屋里走。
靳强、姬思忠一前一后,进到了里间屋里。
屋里的摆设,和村里普通人家里的摆设,没有什么两样儿。大部分的家具、摆设,还是靳强、石慧结婚时,石慧娘家陪送,石慧的嫁妆哪。
姬思忠往炕上看了一眼,见炕上的被窝还没有叠,孩子还在睡觉哪。
靳强不好意思的微笑着:“兄弟不好意思,小孩还睡觉哪,被窝都没有叠起来,屋里炕上挺乱的。兄弟你坐在椅子上呆着抽烟,我给你拿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