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瑶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和小刘再去一趟合作方那边,当面和他们沟通沟通,了解详细情况,尽量争取让他们按照原计划提供资源,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再一起商量看看能用什么别的资源来替代,总之不能让项目就这么卡在这儿了。”
大家都觉得杨瑶说得有道理,于是杨瑶和小刘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合作方公司。
在合作方的会议室里,杨瑶尽量保持着礼貌但又严肃的态度,说道:“张总,咱们之前可是签了合作协议的呀,现在你们这边突然调整,影响到我们整个项目的推进了,这对我们双方都不是好事呀,您看能不能再协调协调,尽量按照原计划给我们提供资源呢?哪怕是分阶段提供也好呀,我们项目的时间真的很紧张了。”
合作方的张总满脸歉意地说:“杨小姐,实在不好意思啊,这确实是我们内部的突发状况,不是有意为难你们,我们也正在想办法解决呢,不过目前确实没办法给你们一个准确的答复呀,还得请你们多担待担待,再等等看。”
小刘在一旁着急地说:“张总,我们等得起,可项目等不起呀,好多宣传节点都要靠这些资源呢,您看能不能先提供一部分,或者给我们推荐一些其他类似的资源作为替代呀,这样我们也好回去调整计划,继续推进项目啊。”
张总犹豫了一下,说:“这样吧,我尽量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匀出一部分资源给你们,替代资源的话,我让下面的人整理一下,看看有哪些合适的,然后跟你们对接,不过可能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吧,我这边一有进展就通知你们。”
小主,
杨瑶和小刘谢过张总后,便回到了公司,把情况跟同事们一说,大家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也只能先按这个情况调整计划,一边等合作方的消息,一边寻找其他可能的替代资源了。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里的气氛变得越发紧张,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偶尔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一些小摩擦。
有一次,在讨论线下活动策划的时候,小李和小赵就因为场地选择的问题争论了起来。
小李坚持说:“我觉得咱们就选在市中心的那个大型商场门口,那儿人流量大,目标客户群体集中,宣传效果肯定好呀,虽然场地费用高了点,但绝对值得,能吸引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呢。”
小赵却不同意,反驳道:“费用高是一方面,关键是商场门口太嘈杂了,咱们的活动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干扰,客户可能都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了解咱们的品牌和产品呀,我觉得选在那个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更好,环境优雅,氛围也契合咱们品牌的调性,虽然人流量相对少一点,但都是精准的目标客户,效果说不定更好呢。”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其他同事在一旁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杨瑶见状,笑着打圆场说:“哎呀,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呀,不过咱们可以综合考虑一下嘛。要不这样,咱们先去实地考察考察这两个场地,看看实际的情况,比如场地的容纳量、周边配套设施、当天的人流量预估等等,然后再根据考察结果来做决定,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