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他就开始思考起了寒门破除这个事情了。
其实,这个事情,要是放在大唐来说,或许还要难一些,但是大宋朝,对于科举这个事情,还是非常积极的。
尤其是十几年后,大宋更是变得越来越重文轻武了。
只是如今,科举也只是开设了一次,其余就是因为开国功臣的阻拦,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还有边关各种战事的各种缘故,才没有年年开设科举。
毕竟,大宋才刚刚建立三四年,而且还是在乱世中建国,至今都没有完成一统,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导致战事频频发生,国内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
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科举又有个什么鸟用呢?
前朝的个局面,又有几个百姓,真的有心思有能力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想着科举的?
更重要的是,科举真正进行下去,让寒门的那些读书人,有机会站在朝廷之上,那么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又该如何?
这,无疑会损害开国功臣的利益。
尤其是王政忠派系的人,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就好像赵德秀,他凭空而出,锋芒毕露,结果现在,直接就成为了王政忠派系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思索良久后,赵德秀认为,这件事情的阻力,还真特么的不小啊。
最最关键的是,现如今,赵匡胤还没有杯酒释兵权。
要等他杯酒释兵权,赵光义趁机掌权,赵普,吕蒙正,丁渭,沈义伦等人的起家,才会让大宋逐渐变成弱宋。
不过这都是十几年,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好在,现在赵德秀也获得了玉米棒子,土豆子,小麦子的种子,饥荒的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了。
至于王政忠派系,赵匡胤是有心让天下寒门真正走出来的,毕竟这也是大好事儿一件,对大宋的国力也很有帮助。
王政忠派系的官员,要是想要阻碍科举的真正进行,要是想要阻碍科举的公平公正,他们也绝对不敢在明面上直接搞事情,肯定也只能借着战事,借着民间民不聊生来做想办法。
也可以说是,王政忠派系官员阻拦科举,阻拦寒门破除的事情,只要解决了百姓吃不饱肚子的事情,也就基本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