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袁熙就再没有参与过前线的战事,沮授在与袁绍的一次大吵中病倒,也没去过前线了。
此后,袁军不断南下,曹军就沿着黄河一边抵抗一边后退,直至七月底,双方到达官渡对峙。
期间由于河内已经是曹军的地盘,随时可以沿黄河顺流而下偷袭粮道,袁熙只能每次运粮都亲自押送且防守拉满,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疲惫不堪。另外,袁熙的兵粮站计划也没法实行。
袁绍到达官渡之后,袁熙终于可以按照之前的谋划在濮水南岸修缮兵粮站,唯一麻烦的是濮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袁熙是从北往南运粮,因此只能回来的时候用水路,向前线运粮的时候只能走陆地。
不过,袁熙为了方便,实行了“分段回流制”。所谓“分段回流制”,是指袁熙在濮水南岸修建三座兵粮站,将整个运粮的沿岸路段分成四份,每段路程约三十里,近卫营抽出两千人也分成四份,各三百人,分别负责一段路的守卫,民夫同护卫也各负责一段路的运送;然后每段路程中运粮的队伍先从陆路将补给运至下一个兵粮站,连车带补给交给下一个兵粮站,由下一个路段的负责队伍继续运送,而运送完的队伍将兵粮站里的空车一起带走,沿濮水顺流而下回到之前的兵粮站,水上的船只在顺流运送完人和空车,就可以空船顺溜而上回到之前的位置,最后一队将补给交给袁绍大营就可以带着空车顺水回到之前的兵粮站。
而“分段回流”的起始点是濮水边上的仓亭城渡口,也是唯一麻烦的点。黄河边的白马渡口到仓亭城这一段二十多里的路段,不在袁熙设计的分段回流范围内,也不靠水,纯粹的陆地平原,极容易被偷袭,由于每个兵粮站袁熙都分了两百士兵守卫,导致袁熙最后只剩一千两百士兵,可以用来护卫这一路段,因此,袁熙决定留两百士兵在仓亭守卫,亲自帅剩下的一千兵马护送这一起始路段。
之所以袁熙将路段分成三十里一截,是因为,袁熙之前几个月运粮的时候发现民夫每天最优的运粮距离就是三十里,一旦超了,民夫效率严重下降,会耽误运粮时间,导致之前袁熙一次性要运送五天甚至更多时间的粮食,量太大,容易出现被断粮一次,长时间缓不过劲来,最终军队缺粮哗变,乌巢就是这个情况。而设计成这种运粮的方式,袁熙每天只需要保证给前线送去两天左右的粮草补给即可,而且还能在兵粮站储存一部分粮食,为袁绍的最后一战做准备。
袁熙的这一计划不是拍脑门突然想起来的,是跟沮授讨论过以后设计好的,袁熙从开战至七月底运送粮食期间,沮授就已经按照这一设想在濮水边上布置兵粮站的建设,还把仓亭城简单修整了一下,沮授自己就待在了仓亭城,至于白马渡口有着蒋奇的一个营看守,源源不断从黎阳那边运来的补给。
因此,从八月份开始,袁熙的运粮工作就没那么累了,有时候反而是黎阳那边无法保证补给到位,之前经常在白马渡口堆积着各类物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可能因为打仗的时间太长,袁绍的家底也不够了。
因此,袁熙能够抽空休息一下,甚至跑到前线去打听一些“八卦”,有用的消息不多,总共两个。一个是曹操的大后方汝南郡,有人叛变,说是原黄巾军首领刘辟,袁熙觉得应该是汝南本地的袁家人策划的,刘备趁这个机会选择离开了袁绍的本阵,前往汝南支援刘辟,袁绍同意了,还给了刘备一个营的兵马,刘备走前又找了一次赵云,赵云仍然没跟刘备走。另一个是“江东小霸王”孙策被刺杀,死了,听说是打猎的时候被人埋伏暗杀的,袁熙记得去年孙策才大婚,还给袁熙这边送了请帖,说是请天下州牧帮忙庆贺江东大喜,孙策和周瑜同时结婚,应该是分别娶了大小乔。
到了九月三日中午,袁熙再次到达白马渡口,发现今天仍然没有物资运达,据说是邺城那边出了点问题,物资得明天才能到,袁熙只好让司马懿去对岸了解一下情况,自己则率兵带着运送人员返回了仓亭城,袁熙自己现在也在仓亭城驻扎。由于没有物资,带的干粮又不太够,袁熙就让队伍走的慢一点,反正当天稳定能够回到仓亭。
大概是当天快到黄昏时分,袁熙带着队伍百无聊赖地前进着,到了仓亭城不远的一处树林边,觉得累了,就让所有人停下休息一下,反正天黑前能进城就行。
当袁熙接过鞠付递过来的水时,他看到太阳马上西沉至天边,而树林里有着诡异的安静,立马发觉不对劲,刚想站起来提醒周边的人,就看见树林里穿出一队骑兵,这些骑兵马蹄子上绑着麻布,使得马奔跑的声音很小,这些并不重要,主要是带头的那个人袁熙见过,那人满脸胡须,长的五大三粗,手执一柄长杆巨斧,是徐晃!
“敌袭!”袁熙刚喊完这句,就被鞠付推到了一旁,勉强躲避了徐晃砍过来的大斧,鞠付拼尽全力阻拦徐晃,而袁熙无奈只得自行冲向马匹,边冲边喊:“所有人立刻弃车进城!”
索幸袁熙这一段时间跟赵云、鞠耀学习了一些拳脚,体力也有所上升,让他能够人乱军中一阵冲杀,就在他刚刚上马的那一刻,他被一个不知名的骑兵用锤子砸到了后背,袁熙忍着疼痛,让马匹前进,可是袁熙没有看清自己冲的方向,他径直朝着与仓亭城相反的方向骑了过去,边跑还边继续喊着:“全体弃车进城!”
一时间,徐晃这边也愣了一下,刚反应过来就立刻派兵追击袁熙。
而鞠付这边,在徐晃派人追进袁熙的时候,被护卫二十三的强行拉扯着,跟运粮队伍的人一起逃向了仓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