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秋不知能获棉花几何。”
“十亩地焉,怎么也有数千斤乎。”
木了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就勉强够己所用罢,恐所做之棉被皆不足供拿俸禄之人分之,是万不能向外发卖也。明年此时再言卖此棉布之事。”
大妇好像从木耒的话中捕捉到了什么,随后问道:“公子之意,此物除去织布,还可充被?
“棉花填充之被比芦花、杨絮为之被暖和甚多。只是,此棉花被不足用也。”
……
第二天木耒从网上查了一些纺车的图片,手工画了一张简图。其实,这个棉纺车和毛纺车很相似,只需略微改动,就可以继续使用。
木耒还是让木坊直接做了一架新的纺车,并且他还亲手车了几根纺杆。
就在做纺车的这段时间,第一批棉花可以采摘了。木耒仿照奶奶摘棉花的方式,用麻布做了一个棉花兜,围在腰间摘棉花。
他觉得这样的方式最好,不像在美洲大陆上的人,抱着一个筐子采摘棉花。
第一批采摘的棉花大概有百十斤,可以先试着加工。现在没有轧棉机,只能人工剥棉籽。
后面是弹棉花,木耒为此还做了个一弦琴,一个男奴工背着弹棉花的弓,一点点弹起了棉花。
弹好后的棉花十分蓬松,大妇和负责毛衣的莫臬见了都很吃惊。
几人一起动手,把弹好的棉花做成比手指头略粗些的棉条,然后木耒亲自上手,教女工将松软的棉条,用纺车拉成一根细线绕在纺杆上。
然后将两根或三根单线并成一根线,又用纺车纺了一次,这样棉线就基本做成了。
大妇和莫臬用力拽着纺成后的棉线,发现其非常结实,至少比同等粗细的麻线更结实。
剩下的就是织布了,此时的织机叫腰机,单人操作,但是效率很低,木耒打算制造一架脚踏式织布机。
其实这种织布机很简单,木坊的人几天就做了出来。因为增加了飞梭,织布效率就大幅提高了,布的宽幅也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