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将电视机打开,开始聊一些工作生活上的话题。
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孩越说越投机,到开饭的时候,就已经好的成了闺蜜,像是认识多年了一样。
女人就是这么神奇,好的快,散的也快。
孟东来在陈屿搭手下,很快将剩余的菜做好。
公共六个菜,加一个汤和一个甜品。
“吃饭吧。”
招呼了一声,四人坐上餐桌。
孟东来给几人将果汁补满,然后端起自己的杯子:“感谢钟女士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真是女中豪杰。”
“呵呵呵呵,好,为了女中豪杰干杯。”钟晓芹被逗乐了,爽快认下了这个称呼。
四人干杯之后,开始享用大餐。
边吃边聊,陈屿对于孟东来的见识逐渐佩服起来。
他是做新闻的,日常见的多,了解的多,学的多,本来就比普通人的见识更广,可相比孟东来,他就好像是一个宅男一样。
凡是他们聊的话题,孟东来没有接不上的,凡是他说的话题,孟东来没有不理解的。
并且孟东来还能够高屋建瓴的给出评价和分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像是现在电视新闻和新媒体之间的过度与矛盾,孟东来就感觉像是从未来过来的一样,说了一席话让陈屿茅塞顿开。
“我觉得和群众的交流很重要,新媒体在这一点上效率就非常高。像电视新闻,和群众总感觉隔着一些,你们的新闻播出去,想要得到反馈还需要群众打电话、写信,而新媒体一条评论就解决了。”
“打电话、写信,只能代表个别人的观点,可能大部分群众的观点就会被隐藏。而且你们的新闻方向受领导和政策影响太重了。新媒体就不同了,一条评论的点赞多少就代表了这条评论在群众之中的认可程度。”
“有人说民生新闻死了,调查记者消亡了,十几亿人的国家调查记者只剩下一百多人,我觉得其实不然。”
“怎么说?”陈屿问道。
“短视频虽然吸引人的眼球,碎片阅读当道,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是在成长的。现在中视频和长视频已经逐渐势起,这说明什么?”孟东来问道。
“喜欢深度阅读的人多了?”陈屿试探性的回道。
“没错,喜欢搞清楚事件来龙去脉,喜欢新闻有始有终的人变多了,这是一个不可挡的趋势,以前那种随便断章取义发一个小片段就能够引导民意的时代注定会成为过去式。”孟东来回道。
“那这个和调查记者有什么关系?”陈屿很喜欢调查记者这个职业,也非常有能力。
电视剧里,就是他潜伏进造假链条中,为钟晓芹正了名。
“调查行业虽然属于传统媒体,但它的发展与新媒体并不对立,甚至新媒体还能为调查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现在已经有不少新闻网站成立了专门的深度调查栏目,背靠传统媒体的新式调查组,借助新兴传媒方式,孵化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调查新闻。”
“除了直接将调查新闻搬上新媒体以外,好些调查栏目也选择了换种生存方式。”
“河南的小莉帮忙你知道吗?”孟东来问道。
“嗯,在各个短视频平台里很火。”陈屿回道。
“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出现第二个‘小莉帮忙’?”孟东来问道。
“太难了。”
“对,太难了。调查行业想要寻求真相本来就困难重重,还要面临政策、领导等束缚,想要说真话、办实事太难了。可难不就代表着成功之后的收益高吗?”孟东来反问道。
“是啊,小莉帮忙这几年由几个小莉发展到几十个小莉,逆流而上,确实难得。”陈屿表现出了真心实意的佩服。
“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有根有据、不畏强权、为群众过发声。新闻若是能够做到这些,何愁会没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孟东来给陈屿灌输着预设好的观念。
这些观念全都是经得起考究的,全都是真话。
也符合陈屿的性格。
他若是能够从这些话里找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或许真的能够鲤鱼跃龙门。
而不是英雄末路、无所事事的在家里养鱼。
“说的太好了,想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那些老记者,没日没夜的调查新闻,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老一辈的记者逐渐退休或者退居幕后,渐渐的好像就变得不一样了。”陈屿像是回忆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候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