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宋怀玉凭借不懈的努力,成功为刘启争取到了数量颇为丰厚的捐款。
捐款数额甚为可观,足以支撑刘启在书院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还有部分盈余,使得刘启能够将其寄回家中,为父亲的治病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刘启原本已做好了最为糟糕的打算,满心觉得自己不得不离开书院,回归家乡。
他万万没想到,仅仅因为同窗们的帮忙,竟如黑夜中的璀璨明灯,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人生走向。
“谢谢你啊,怀玉。”
刘启的声音中盈满无尽的感激,“若不是你的挺身而出、仗义援手,我如今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艰难困境,不知未来之路该迈向何方。
也谢谢你,让大家都为我慷慨捐款,你们放心,这个钱我定会倍加珍视,绝不敢胡乱使用,必定会将其全部用于读书这等重要之事上。”
大家听到刘启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辞后,纷纷说道:“没关系的刘启,这个钱你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无需过于拘束。
你平日是怎样的为人,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钱大家都是心甘情愿给你的,只盼你能渡过难关,安心求学。”
刘启郑重地点头,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微微颤抖着说道:“谢谢大家!这份恩情我刘启永铭于心!”
经此一事,学府内的凝聚力愈发强盛,同窗之间的情谊也变得更为深厚。
李夫子步伐沉稳地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的众学子,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绝佳消息。
“今日我们书院有幸邀请到一位声名远扬、学识渊博的着名学者来讲学,此乃一次极其难得的机遇,你们都可去认真聆听学者传授的宝贵知识。”
这件事在学子们之间瞬间引发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学者讲学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宋怀玉积极准备参与,他期待能从中获取更多深刻且独到的见解,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讲学开始,他全神贯注的倾听学者分享着对学习意义的深刻阐释,借这难得之机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思维境界。
此次前来聆听学者讲学的人着实众多,其中让他眼熟的便有刘启、李中海、陆沉舟、陆景山,甚至连之前曾有意为难他的那几个公子哥都来了。
“诸位学子们,在你们当中,有些人已然成功考中了童生,而有些人或许暂时还未达成。
我平生讲学之时最喜欢问的一句话便是,你们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目标追求,究竟有着怎样的广度与深度。”
“当我问出此句时,你们心中或许在思考是想要于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还是将来为官,立志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