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婚姻自由

主宾尽欢之后,谢凡便送唐监生到胡同口,各自回家不提。

宴请过唐监生,谢凡带上文章,随着其他二甲十六位进士,未来庶吉士一齐拜访了会试座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陶东阳大人。

此次拜访,陶家下人接待一众进士颇为热络。热情迎接进门后,又上香茶上点心。

陶大人亦是热情亲切,对着众人好一番勉励鼓舞。陶大人生得方脸浓眉,鼻若悬胆。此刻笑容满面,显得格外和善。

只是在谢凡听来,陶大人并未说没什么实在言语,也未有提点教导。说来说去皆是些场面话,什么“忠君体国”,“报效君父”,“社稷为重”等等。面面俱到,叫人挑不出错来。

谢凡听在耳中,一律左耳进右耳出。只随着众人应声附和,点头微笑。

接着谢凡又分别拜访了南直隶乡试两位座师,高大人与杨大人。也许是因为会试舞弊一案,两位大人府上都有些冷清,接待门房也是有些拘谨客气,全无新年期间嚣张气焰,更未曾向谢凡索要好处。

因为谢凡选了庶吉士,两人对谢凡倒也亲切了不少。不光问了谢凡学问,还问了谢凡家中如何。谢凡都一五一十老实答了。

对于学问,谢凡自知水平有限,倒也不曾避讳,拿出前日所作文章。只老实说自己才疏学浅,尚且需要多加提高,求老师提点。

两位大人都看过谢凡文章,见他如此坦诚,倒也觉得孺子尚可教,着实提点了谢凡几句:

谢凡所作文章,文理通顺,朴实自然,言之有物,这是好处。可惜欠精采,少出色,又少用典故与修辞,读来缺少朗朗上口、耳目一新之感。

小主,

两位座师都点评都大同小异,谢凡知道乃是中肯评价、肺腑之言。于是牢牢记在心中。只是缺少文采一事,须得日常积累,才能提高,正是所谓“功夫在诗外”。谢凡暗暗决定以后须得多加练习。

至于家境,谢凡便简要说了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祖母抚养成人。曾娶了同县乡宦女儿为妻,只可惜妻子已经离世。两位大人听了皆是摇头叹息,面露同情之色,嘱咐他一定孝养祖父祖母。

只是高大人听了,又问了谢凡家中可有为他再次定亲。谢凡顿时心中警铃大作,但也只好如实回答,家中还不曾再为自己说亲。

最后谢凡登门拜访乡试房师孙大人。

因为上回拜访孙家,谢凡见桌上菜色简单,屋中陈设简陋。结合孙大人自述父亲早亡,翰林官俸禄有限。谢凡便要尤厨子买了一副猪蹄膀作为礼物带到孙家。

孙大人见谢凡带来蹄膀果然颇为欢喜。也不曾过多推辞,忙不迭让妻子收下,拿去厨房收拾。

两人依旧畅谈一番,片刻孙大人招呼谢凡留饭。

谢凡带来猪蹄膀,果然被红烧过端上了桌子。孙大人再三劝菜,谢凡也不好意思落筷子吃蹄膀,自己送来的礼,怎么能自己给吃了。

结果孙大人也只略吃了几口猪蹄膀,之后猪蹄膀便被孙夫人端回了后厨。

谢凡不免有些奇怪,为何孙大人不吃蹄膀。若是不爱吃,那孙大人见了蹄膀明明颇为欢喜。

也许是谢凡奇怪神色有些明显,叫孙大人看出了什么。孙大人显得略有些羞赧,含含混混说道蹄膀难得,既然还有剩下,便拿去给自己母亲和女儿吃了。

谢凡这才知道原来孙大人结婚多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注释:

更: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19:00-21:00为一更,03:00-05:00为五更。

点: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一点约合24分钟。

死当:又称绝当,指当户既不赎当也不续当,典当行无法收回当金并获得利息及相关费用,当铺能实际占有死当物品变现。

掌眼:对艺术品、古玩等藏品进行鉴定甄别的过程。

朝奉:明清常称盐店、典当店员为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