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展拳脚

顾三郎出身浙江宁波,听得于志仁抗倭,便请求谢凡保举自己投奔于志仁帐下,为家人报仇。

谢凡想到顾三郎追随自己已经十年有余,一直尽心尽力。

相对自己早年收留之恩,顾三郎的报答可谓绰绰有余。于是修书一封,保举顾三郎谋个差事。

皇帝雄才大略,事事皆要花钱。

所以本朝历来缺钱,为了替天子分忧,内阁六部提了诸多方法广开财路。

比如改革税赋,不再按照人丁征税,服从徭役。

以土地数目进行收税,而官府需要民夫劳动,则另给工钱。是谓“摊丁入亩”。

谢凡知道民间户籍混乱,收缴赋税多有困难。所以又将早年所提“一条鞭”法,旧事重提。

现在谢凡身为阁老,权位今非昔比,更有皇帝大力支持。“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都从东南地方开始,渐渐实行全国。

改革税赋虽然功在千秋,可赚银子还是慢了些。

于是谢凡深思熟虑之后,又提议打开海禁。

参照盐引,朝廷每年发出海引,允许一些商人出海贸易,再派沿海卫所军队护卫,对抗海盗。

如此这般,朝廷得钱极快,沿海卫所多了好大一笔进项,商人出海也安稳许多。

张家和陆家借着谢凡暗示,提前知晓了朝廷即将开海禁。两家都做了万全准备,早早便获得海引,大赚特赚。

张世贤夫妻齐心,生意红火自不必说。许是因为近亲结婚,可惜夭折了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也不太聪明。几个女儿倒是聪明伶俐。

陆有富前些年去了,如今是陆才明当家。

陆平友随着父亲经商,已能独当一面。他夫妇膝下只有一子,却没做生意,只专心读书。现已考中秀才,正备考乡试。

陆平恭则干脆同妻子定居南洋,方便生意往来。

几年之后,谢凡甚至听张家陆家说起,有卫所海军带着全副武备出海,假意护航商船,反过来将倭寇给抢劫了。

实在成了“官方海盗”,可对朝廷来说有利无害,所以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它去了。

谢凡入阁时,本来位居最末。可架不住谢凡年纪最轻,在谢凡入阁之前四位阁老或是因着年老致仕,或者由于丁忧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