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看着孙权差人送来的信函,想起当年自己去往江东之时,曾在吴夫人的宴会上,与孙权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的孙权还是一名少年,现在的孙权已成了江东之主,十八岁便继承父兄之志,不过江东文武们,见了他都不行臣下之礼。
孙权的信中,写的极为诚恳,约刘季平分荆州,刘记要是没记错的话,孙权打江夏前后打了三四次,比打合肥倒轻松些。
要不说,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曹操已经屠完邺城,开始着手,彻底平定北方各州了,孙权打一个江夏就费了驴劲,刘备还不如孙权,现在的身份是荆州的保安队长。
说起来也奇怪,曹操挟持天子,屠戮大臣,正史记载的大规模屠城就有六次,这样的一个人,被后世很多人追捧为“可爱”、“英雄”,而一辈子宽厚待人,善待百姓的刘备,则被说成伪君子。
这是怎么比较出来的!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刘季对贾诩说道,“孙权年少,在江东威望不够,黄祖经营江夏多年,怕难以攻破!”
贾诩道,“黄祖背靠刘表,孙权难以破之,明公手中五千人马虽善战,但刘表手下水陆军马当有十万多人,岂能图之!“
刘季让贾诩作信,拒绝了孙权的提议,并提示孙权,黄祖不好打,你江东境内的山越人还没打服那,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孙权拿到信后,耻笑刘季勇气尽消,然后带兵就冲去了江夏,倒是小胜了一场,但由于东吴境内山越作乱,孙权不得不中途放弃了行动,全军撤退。
由于曹操的北征,荆州一地,获得了短暂的和平期。
刘季与贾诩等人,却一直紧张的盯着北地来的战报,数年间,曹操平定冀州、青州、并州之地,并迎来了曹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北征乌桓!
这一日,刘季坐于府衙之中,翻看贾诩派细作收集来的战报,“夏,曹操统军出无终,东攻乌桓!”
现在刚入秋,从时间上来算,曹操还正在半路上,刘季虽与曹操为敌人,但这种对外族的战争,刘季与曹操还是一条战线的。
曹操的此次北伐,直接中断了乌桓的统一进程,避免中国北方再次出现汉代匈奴一般的强悍敌人。
就在刘季想的入神时,贾诩匆匆走进来,面带哀伤的对刘季说道,“明公,张绣手下部将胡车儿,从北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