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在姑臧城内整备兵马,毋丘兴也如徐邈一样的做法,去附近几个羌族大部中征集兵马,前后一月时间,便聚拢羌兵八千多人,加上姑臧原本的守军和刘季带来的兵马,凑了一万五千兵。
这些人兵马,跟鲜卑的五万骑兵比起来,还是太少,把守城池还行,野战就难打了。
九月十六,刘季打算骑这一万五千兵,直奔显美县,这里是鲜卑南下必经之路。
贾诩想随军西进,却被刘季劝住,“文和先生安心等在姑臧,鲜卑不过一群放羊的牧民,破之不难!”
贾诩叹道,“老了,不中用了,我就在姑臧城,等着大将军,可惜汉军新入凉州,还没来得及编练骑兵,步卒对骑兵,虽不至于败,却难大胜!”
骑兵打不过步兵可以跑,步兵就算赢了也追不上去,难以扩大战果。
刘季说道,“凉州羌人手中,最不缺马,先用盐铁布匹去换,等过一两年,我将张掖的大马营恢复,到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良马!”
贾诩点头说道,“凉州除了良马,还有不少青年才俊,大将军记得要招揽,毋丘兴身后立着的一名青年将领,大将军可注意到?”
刘季当然记得这个将领,看样子应是毋丘兴的子侄,不过这人一直对刘季怒目而视,似是不满意毋丘兴投汉。
刘季问道,“此子是何人,看其神态,似是忠魏之人!”
贾诩说道,“此人是毋丘兴之子毋丘俭,俭原本在洛阳为曹叡之文学掾,曹睿登基之后,进俭为尚书郎,此次本是来武威郡探望父亲,结果遇上汉军北伐不能东归”
“其父投汉,俭极力反对,后遇鲜卑军南下,便私下与其父约定,汉军若能胜鲜卑军,方会投汉,若不然,则东投旧主,俭有干策,大将军千万不可放其东归!”
原来是大魏最后的忠臣,淮南之叛的主角,大魏名臣毋丘俭,此人能文能武,两次出塞平了高句骊王国,是三国的期威名赫赫的人物。
这种人可千万不能放他走,要不然以后会成为大汉的劲敌。
刘季说道,“多谢先生提醒,我自有办法应对!”
贾诩笑道,“好,等大将军回来,我请明公到我的故里一游,看看北地风光!”
刘季说道,“我正好想去先生故里拜会,叫上张河一起,此次步骘前来说服武威,本地的世族在张家的整合下,不断向太守进言,张家也立有功劳!”
张家在武威影响力颇大,张河是随步骘一起来的,联络本地大族,都是由张家出面,没有本地大族的支持,步骘接手武威郡也没这么顺利。
谁能想到,那么多年前的一步闲棋,今日反为大用。
与贾诩畅谈半夜后,第二日,刘季便起兵前往显美县。
此次出军,步骘以河西都督的身份,任行军大都督,丁奉任前锋,刘季督后军,此战刘季还是想为步骘积攒声望,以便他日后都督河西。
半路上,遇上了张掖太守杜通,他与毋丘兴是旧识,见面后便对毋丘兴说道,“鲜卑人带兵南下,我集结兵马,前来迎敌,听说你已投汉,不知现身居何职?
毋丘兴笑道,“仍居太守之职,只加了关内侯,新归大汉,身无寸攻,便受天子洪恩,我观大汉文武,皆天人之资,使君不如与我同归大汉,为国效力?”
杜通就是想投汉的,现在河西已断开了与魏国的联系,除了投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