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他回来是要打太平军的

我在京城生活了六年,却没有遇到一个不爱财的人。

【喵了个咪】说:请继续!

【哎呦莪去】回答道:当时,朝中大佬吸食封疆大吏,封疆大吏再转移给州县,州县再转移给小民,从而形成了一层层的剥削和保护关系。

在都城中,上层人士参加各种会议、赛马等活动,忽略了四方百姓的利益。

文官精英则拜访高官显贵,部属进谒权贵。

公事上,法官、佐官等持着公文来回奔走拉票,宣扬自己的名声。

私人场合则优伶们长篇演唱,笙歌舞蹈,热闹非凡。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一些文学雅士,也不顾及百姓的艰难困苦,只顾着考古学、书法、鉴赏字画等琐屑讲究。

当时大小官员们都只顾着自己的私利,而对百姓的治理却不闻不问,随之而来的是压制言论、隐瞒事实、掩盖错误。

这种官风下,即便道光帝以私德甚为俭朴,勤勤恳恳地工作,但国家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糕。

即使他有再大的愿望,到基层也只会被风吹散而已。

更为严重的是,官员们的懈怠与怠惰都将导致国家机器严重损坏,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即懈怠必然导致大乱。

当然,也有一些人以廉洁自守、做一个好官为目标。

比如曾国藩就曾说过:自我二十岁起,就认为以做官发财是可耻的,用官职来积累财富遗传子孙更是可怕可耻的。所以我发誓,不指望做官赚钱来遗产后人。如果上天有视察的话,我决不许失言即使将来我能担任高官,收入不菲,我也发誓,除了正常薪水不取分毫。

还有胡林翼,在重返职场之前,他特意去祭拜祖先,发誓要全身心工作,报答恩师的知遇之情。他发誓如果为了家庭利益从中谋取一分财利,那么就该遭到神明的惩罚。

【喵了个咪】说:可是他们俩说了不算?

【哎呦莪去】回答道:是呀!当时存有廉洁之心的这批人并非官场中的主流,他们能否成为好官,成就一番匡世济民的事业,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志愿,更取决于所处的时代与地位。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即使一个人优秀,也难以展现其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喵了个咪】说:对呀!你比如李广,一辈子没当个大官。

【哎呦莪去】回答道:李广身为名将世家,武功高强,而他的职务只是皇帝的侍卫,汉文帝因此对他感到遗憾。

汉文帝意为如果李广生于高祖时代,他的才干和经验足以使他成为一名万户侯或更高级别的官员,仅仅做侍卫的职位显然不能展现他的全部才华,让他白白辜负了自己的才能。

在刘邦时代,战乱连绵,处处都需要名将武将来执掌重任,因此李广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间。

而在汉朝与匈奴和亲、较为平静的时期,身为武将的李广因为缺少了机会来磨练自己的才能,更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汉文帝惋惜李广未能执掌大权的原因。

李广的确在年纪较大时,汉武帝开战了,但他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卫。

封侯是因功封赏,如果他在战争中有卓越表现,自然可以得到封赏,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他未能在战争中斩获战功,因此一生没有机会得到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