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景不好,孩子太小也不适合出门,所以回沪市的计划暂时停了。
“宋老师来啦,快进来坐。”二妮正在门口晾晒冬天的被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宋锦绣。
“墩子呢?”墩子就是于校长的儿子,这名字还是宋锦绣取的。
也不能说是她取的,她只是说了,这孩子真敦实,然后就获得了小名,墩子。
至于大名,还没决定,准备等大一点再取。
“在睡觉呢。”二妮笑着说。
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里面咿咿呀呀地叫声。
“嘿,这小子肯定知道我来了,所以起来欢迎我呢。”宋锦绣高兴地跟着二妮走进屋里。
看着二妮帮他换掉尿片然后才抱起来。
“于校长回来会帮忙洗尿片吗?”宋锦绣看到盆里的尿片好奇地问。
“噗嗤,平时有我妈帮忙洗,我闲下来也会顺手洗了,不用他动手。
再说了,他每天在学校忙里忙外,回到家还要整理资料什么的。
我都心疼帮不上忙,怎么可能还让他洗尿片啊!”二妮笑道。
“真贤惠。”宋锦绣说道。
宋锦绣想象一下她的婚后带娃生活,额想象不出来。
不过夏姨那么温柔,全部交给她就行了,应该,大概,也许,可能,是可以的吧。
“咱们村今年收成还好吗?”宋锦绣把手上的东西放到桌上然后问道。
“不大好,水稻去年每亩地才收了三百多斤。”二妮摇了摇头。
以往每年都能收四五百,最好的时候六百多也不是没有,就是比较少。
“那大家够吃吗?”宋锦绣皱着眉头问。
“光靠今年的收成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我们村没有像其他村那样报,村长顶住了压力就照实际情况报上去了。”二妮小声说道。
“所以加上去年的存粮,也饿不着肚子,而且我们村一直都没有浪费粮食,都是按照以往的分量来的。”
宋锦绣听完后点点头,跟她想的差不多。
村长果然是睿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