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收入的一大来源之一。
而更珍惜的动物,他会将其留下来,制作成为标本,然后再将这些标本装箱,邮寄回去。
川西并不是他来夏国之后的第一个目的地。
在来这边之前,他找到导游,去过“风吹草低见牛羊”蒙古。
那一趟让他收货颇丰,获得了上百中各种动物、植物的标本。
对这些外国人来说。
农业化风格明显的夏国,简直就是一个探索的天堂。
在京城停留的那一段时间。
大概是1865年左右。
他还发现了夏国特有的麋鹿。
麋鹿曾经存在于广袤的夏国大地。
哟哟鹿鸣,在野之萍。
唐代的杜甫 在《浣溪沙》中写道: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白居易在《首夏》写道: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罗隐在《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写到: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宋代的柳永在《双声子·晚天萧索》中写道: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苏轼在《赤壁赋》中留下: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韩愈、柳宗元、辛弃疾、黄庭坚、姜夔等等文人笔下,都曾经出现过麋鹿的影子。
它们自古就是瑞兽的,曾经和古人有过非常美好的邂逅。
只不过。
在岁月的流逝中,日渐稀少。
到了戴维来到夏国的这个时期。
只有京城附近的皇家猎苑里面还有遗留,大概还有三百多头,野外已经灭绝——自周朝以来,王室就有圈养麋鹿的良好习惯,在皇家猎苑成为猎物反而让它们没有随着其他同类一样在野外消失。
这些麋鹿都是供皇家捕猎的移动靶子。
麋鹿像鹿而不是鹿,似马而不是马,被称为四不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准确说,是马脸、牛蹄、驴尾巴,是唯美混搭风。
戴维掏出银子,得以见到麋鹿一面。
一见倾倒,搞了几个死去的麋鹿的尸体,将其制作成为标本。
邮寄回到巴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一种西方世界从未发现过的鹿。
由于麋鹿是被戴维发现的,所以被西方命名为戴维鹿。
麋鹿也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兴趣。
霓虹、巴黎、英格蓝、比利士等等国家的人被麋鹿的消息吸引。
来到夏国的京城。
通过官方索要、暗地购买等各种手段。
将麋鹿从皇家猎苑里面带走一部分。
八国联军时期。
麋鹿基本被一扫而空。
随后。
皇家猎苑遭遇洪水。
围栏被冲垮。
麋鹿彻底在夏国本土大地上消失。
在国家积弱的时候,有珍宝,也都留不住。
夏国独有物种麋鹿,在夏国的灭绝,和戴维的关系很大。
没有他运送回去的标本,麋鹿的命运尚未可知。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夏国从国外引进麋鹿。
才让麋鹿再次出现在夏国大地上。
这是一个小插曲。
若是有小伙伴去动物园,去见大熊猫的同时,如果有幸碰到麋鹿。
还请温柔以待。
而大熊猫,就是戴维的下一个目标。
为此,他不远万里来到了川蜀大地的邓家沟。
来到了夹金山。
广袤的竹海、灌木林,入目满是绿色不见尽头的原始森林。
银杏、水青树、云杉等各种珍贵的植物。
金丝猴、华南虎、牛羚等各种动物时不时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