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北诈骗园区,只要开了单,挣了钱,不管挣多少,都会有一定的现金奖励,并且园区还会组织众人一起到夜店狂欢,进行各种黄赌毒消费。狂欢时每人都必须“开心大笑”,如果透露出“不乐意”的神情就会遭到殴打、酷刑,甚至失去性命。
在那种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从“受害者”逐渐变成了违法犯罪的“施害者”。
而让侦查员印象深刻的是另外一个和他一起被骗来的“同事”小郑。
小郑在开“第一单”时,受害者是来自山西晋城的一位网名叫“洁霞”的女子。
因为还没有骗到“洁霞”的钱,“洁霞”就收到警方打来的提醒诈骗的电话,小郑由于“不够狠”直接被园区管理人员用电棍、皮鞭、铁棍等工具毒打了一顿,奄奄一息,差点没命。
大家都以为小郑这一单诈骗没希望了,没想到25岁的阿捷做事十分老成,他代替小郑与受害者交流了一个小时左右,顺利骗到了52万元。
突然园区响起了一串鞭炮声,原来是每当有一单生意收入超过50万元时,诈骗集团就会放鞭炮来庆贺一番。
阿捷表示,这对他来说只是“开胃菜”,他做的都是“高端客户”,基本几百万、几千万起步。
接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小郑被毒打后像“换了一个人”。当他开了“第二单”,把一位患了乳腺癌的女性辛辛苦苦攒的治病钱18万块都骗过来时,还嫌弃自己“挣到”的“18万元”太少!
当时那名女子在转钱时还不断地向小郑强调“这是我最后的18万元,是我用来治病的钱!”但小郑已经无动于衷。
另外,在园区“上班”时,侦查员还亲眼看见另一位“同事”骗了一位女子的全部积蓄8万元,并诱导对方在多张信用卡中贷款192万元,总共200万元;同时还欺骗了对方的感情,最终逼得受害者自杀身亡(是受害者的父亲在女儿自杀后,把受害者自杀的惨状发微信过来的),但那位“同事”却洋洋得意。
这样触目惊心的诈骗令卧底侦查员义愤填膺,更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