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割竹子

奔颅子纳闷的说:“红红的日头,避啥雨呢?!”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赶紧跑,甭废话!”徐精明边跑边催促大家跟上。

大家将信将疑的跟着他跑。刚找到一处突出的岩石下,乌云密布,豌豆大的雨点,随即而至。

大伙嬉笑着边躲雨边问徐精明是如何知道要下雨的。徐精明告诉大家,山里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自己以前老家在蓝田,从小在山里长大。拔猪草、捡蘑菇、采药、砍柴。早已经是个“山里通”这山里的天气,刮阵风,他鼻子一闻就知道下不下雨。众人无不惊叹。

山里的雨来得快,走的也快,不大功夫,云开雾散,太阳又从云层的缝隙里射了下来,好像刚才一切都没有发生。

雨后山上湿滑,他们就折了树枝当拐杖,艰难的行走在林间。寻找到几处连片的小竹林后,沿路做好标记,就返回山洞了。

老五走后,淑珍在家却坐不住了,就找到了对门奔颅子的媳妇儿,问知不知道在哪儿割竹子。奔颅子的媳妇儿秀兰告诉他只知道在鸡窝子过去的啥地方,再具体就说不清了。淑珍告诉秀兰,自己也想去进山给老五帮忙掀车子,问秀兰愿不愿意同往。

秀兰听了觉得淑珍说的也有些道理,自己男人不心疼,谁去心疼。就又去找狗娃子的媳妇儿。狗娃子媳妇儿由于婆婆不在的早,俩娃无人照管,无法分身,最后商议,就俩人去接车子。

秀兰告诉淑珍,几个男人是头天晚上走的,最快回来也到后天或者大后天才能下来。约定后天一大早出发,赶后天晚上进到山里,在路上死等。

又经过一晚上的休整,众人都恢复了精力,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今天大干一场。吃罢简单的早饭,徐精明告诉众人:“上坡哩!”

众人拿着镰刀,带着提前割好的藤条,在徐精明的带引下,顺着昨天做好记号的路线进发。

顺着沿路标记,大伙很快就找到了昨天下午标记好的几处竹林。几个人迫不及待说干就干。只见众人手起刀落,一根根细竹就应声倒下,犹如砍瓜切菜。砍上一会儿就将散落在地上的竹子整理收集在一堆,再用藤条捆成水桶口粗细的捆子。这样的活对于勤做惯了的庄稼人来说,还真不算啥。

一天奋战下来,人人战果颇丰。老五割了二十几捆,奔颅子和狗娃子一人割了十五六捆,连徐精明也割了十二三捆。大伙将割好的竹子捆好,找一根木根两头削尖了,两头各插进竹捆,当扁担挑着。把白天割好一捆捆竹捆,担到山洞附近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