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好东西是真的多,又没什么危险,很多村民偶尔也会组队进山,抓几只野鸡什么的。
不过他们一般只在下半部分转悠,山顶除了打水是不会去的,因为山顶植被茂密,什么蛇蝎虫蚁也多。
小主,
这些土豆才能便宜了他们。
张马氏他们原本晚上不吃饭,不过儿子今晚就又要走了,下次再见又得十天半个月,便聚在一起好好吃了顿晚饭。
饭后张友生和顾氏进屋说了会话,又陪着张马氏聊了几句,顾向晚他们准备好了,一行人便往外走去。
这次去县城的有顾向晚、张浩生、大郎、羸刹和千城,看铺子不需要这么多人,可既然打算去看看张清贺,人还是多几个比较安全。
和家里人告了别,在一众叮嘱声中,一行六人坐着马车奔驰而去。
羸刹和千城负责赶马车,顾向晚他们在车厢内坐着,还能顺便讨论讨论张清贺的事。
从今天张清贺回来之后,村子里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他了,都很好奇他如此反常是为了什么。
眼光毒辣的全能看出来张清贺受了什么打击,所以张友生也不反对他们去找张清贺。
只不过,他得和县令说一声,随时准备带着县令去支援。
那种地方,大部分都是府城里开过来的分店,背后东家来头大着呢,要是真有什么事,捕快捕头这种身份去了对方一点面子都不会给。
县令,倒还能让人掂量掂量。
赶回县城之后,张友生先去了衙门一趟,说明他已经回来。
一行人这才回了他们的店铺。
改造已经完成了,从外面来看只能看到窗户上多了窗口,门上的牌匾空着,门框窗框红漆焕然一新。
门的两边还一左一右挂着一对灯笼,散发着暖意的光芒。
顾向晚和张浩生笑的开怀,按捺不住直接跳下马车,拿着钥匙就去开门。
张友生已经趁着空闲时间,把门钥匙多配了几个,到时候凡是在县城的自家人,就可以人手一个。
门一打开,张友生先进去燃起了火烛,屋内的陈设才映入眼帘。
较之以前,现在的变化其实也没有多大,毕竟摆放布匹和摆放食物,都是要用木制货架。
但他们又增加了一些货架,和柜台,门在左侧,一进门就能看到整个房间三面环绕的商品,右边是留着窗口的窗户,那里是售卖豆浆的地方。
整个店铺变化最大的,只有装修风格。
以前的成熟稳重,偏暗沉,现在的色彩靓丽,看着就心里敞亮。
顾向晚还是很满意的,左不过一个卖吃食的店铺罢了,这样就可以了。
以后要是开酒楼,她再好好搞搞设计,定要与众不同。
“明天咱们就去给人家结了尾金吧。”
店铺改装完,她就该为开业做准备了。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一群人绕过柜台,去往后院。
后院的门正面向门口,用一块好看的布帘子挡住,看不清后面风景。
一出小门,入目就是一个小院子,左边是厨房,门前有一口井,右边是茅房,正对面是三间正房。
中间的是厅堂,待客用的,不过他们今晚人多,要用来睡觉。
大家都让着顾向晚,只有她一个小姑娘,便让她自己睡一间卧房,张友生和张浩生是长辈,住另一间卧房,剩下大郎和羸刹、千城,三人在厅堂打地铺。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顾向晚他们给工人们送去了尾金,又去找了木匠,要打造一块牌匾。
县令大人上次请吃饭的时候说过,他们的店铺由他来题字,便只等着牌匾打好,拿去给县令题字就万事大吉了。
趁着这些日子,顾向晚还能好好想想中意的名字。
叫张记?
是不是有点看不出来做什么的。
叫食记?
这个倒不错,很形象~
张友生去了县衙,留下他们几人面面相觑。
“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去那条街看看?”
就是不知道这大早上的,青楼啥的营不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