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看来,张天浩三岁便开始读书,和其他普通人相比较为聪慧,但是在历史上和张天浩类似的有很多,并不稀奇。

只不过,真正让所有人为之惊叹的是张天浩的悟性。

张天浩对于经书的理解是所有人都望尘莫及的,所以常常有道士去请教张天浩。

甚至,有时候一些长老等人在遇到不懂之处,也会请教张天浩。

在所有人看来,张天浩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不仅对于道经领悟颇深,记忆力更是一绝。

张天浩将藏经阁内所有的道教经文,全部背了下来,甚至哪本书在那个地方都记得一清二楚。

可以说是一个行走的藏经阁,再加上对于道经的领悟,自五岁那年开始,小天师变成了张天浩的代称,反而他的本名则无人在记得。

这也是张天师暗地里促成的,无论是他还是长老们甚至是田浩自己都无比默契的顺其自然。

龙虎山天师府作为正一道三山之首,和各家各派论道的习俗早已延续多年。

而自五岁那一年,张天浩一人论道数派青年才俊,且论道成功后,小天师一称便流传到其他道家门派。

只不过这小天师更像是其他道家捧起来的,实际上很多人并不在意此事。

毕竟在众人看来,张天浩是张天师的唯一传人,以后的天师之位必然属于张天浩的,提前叫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不过在那一年论道结束后,就没有人再见到张天浩了,有传闻张天浩已经开始修炼天师府的法术了。

大多数人以为是张天师自己亲自传法,《龙虎金丹经》。

但只有张天师知道他自己的难处,张天浩早已经在三岁便开始修炼。

只不过之前只是练习一些养身之法,为以后定下深厚的基础。

而且张天浩修行的也不是龙虎山天师府嫡传功法,而是其感悟嫡传功法后,改编属于自己的《龙虎金丹经》。

而且护道之法也只是选了一门雷法和八大神咒,至于其他的炼丹,练剑,布阵,张天浩都没有选。

除了道家盛事外,其他时刻张天浩都不会出现在众人面前。

曾经有一位高官听闻张天浩色名声,带家眷想要见上一见,都被田浩推掉了。

这让这位高官很是气恼,只不过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龙虎山也不是平常道观。

这里可是正一道的总部所在,在这片大地上还没有哪个人敢在龙虎山上撒野。

这么一晃十一年过去了,张天浩已经十六岁了,到了下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