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木又问杨斗周中军是怎么被赤兵所擒的。
原来赤兵过了虎暮关之后,往碧城推进也没有外面传的那么顺利。
南定军退下虎暮关与其说是败退,更可以说是选取有利己方的地势进行防守,毕竟碧城骑兵在虎暮关根本发挥不出作用,在空阔的草原上才更有优势。
周驳和杨骆领着退下山的几千军士在南定军大营旧址附近再次扎下防线。大将军又迅速从中敬军和西义军各调了两千多人马,与南定军主力会合,总共集结了近万人,迎战入关进入碧城的赤兵。
按照当时的排布,周驳带领的南定军仍是阻击赤兵的主力,杨骆领的两千北成军是前锋。中敬军和西义军则作为左右侧翼,协同防守。
无奈赤兵兵势太强,不仅有爪族刺徒、鸟骑兵,还有蹄族的铁蹄蛮兵、尖角兽奴,牙族的沙狼恐骑更是厉害。这些兵种交相穿插,行兵布阵都十分奇怪。
碧城军从没有人见过这种阵势,很多军马竟吓得不敢冲锋,骑兵战阵虽然厉害,遇到赤兵那种奇怪的打法也很难敌。
而且领兵的将领都是有奇特养器术的灵将,只会原力武道的几大中军应对起来毫无优势。
两军接仗了数次,碧城军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只能一退再退。
周驳本是镇守南关的主将,虎暮关再次失守大军接连败退,他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在南定军旧址附近的最后一战中,他因愤激难以自持,冲入了密密麻麻的赤兵洪流之中,虽然也斩杀了数十,但最终还是被赤兵所擒。
赤兵在原南定军旧址附近再次击败碧城军后,乘势北上,兵锋之犀利根本就无可阻挡。
这一带基本上都是平原,无险可守,碧城军只好退到了碧城。碧城中有大将军亲自坐镇,因此才军心稳固,众军士气尚可。
大将军再在城内城外布下防线,双方第四次大战起来,碧城军士人人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