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身不由己

小主,

倘若苏安不同意,那整件事都只是苏安在给许家、都司卖人情,万一哪天东窗事发,苏安根本不受影响,很轻松就能把自己摘出去。

正因如此,苏安很可能在将来因为某些斗争或者利益,出卖他们。

比如,说自己受到许家威逼,被迫让出部分军功。

而一旦苏安认同“全歼”二字,凭此获得了更多军功奖励,那苏安就跟他们同流合污了,对方便不用担心苏安以后反水。

说到底,这是投名状。

许家亦或者许承志背后的团部主官,执意要苏安纳投名状,反映出的是都司内部的派系、权力斗争十分激烈,他们要防着苏安被对手利用,以这件事为由攻讦他们。

苏安迟疑的地方就在这里。

从本心上讲,他不想因为这点蝇头小利惹上麻烦。

“苏宗主,我非常想要交你这个朋友,只要你能答应,条件你只管提,往后你有用得着的地方,许家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许承志苦苦相求,态度恳切,姿态极低。

看到对方的姿态这么低,苏安便知道,他如果出言拒绝,那必然会得罪许家与都司团部,与对方交恶,许承志父子更是会恨死了他。

这种时候,许承志有两种态度来劝说苏安,一是把姿态放得很低,二是出言威胁,比如提出徐营长的事,把脏水泼到他身上。

毫无疑问,相比之于第二种态度,第一种更能让人接受。但不能因为对方展现的是第一种态度,就忽略了第二种可能性。

对方不展现第二种态度,是认为苏安乃聪明人,能想到他们的手段,不需要威胁,不是他们不会使用第二种方法。

于是什么都没做的苏安,一下子处于风口浪尖,不进则退。

要么答应许承志,就此跟许家、都司搭上关系,大家以后合作共赢,但会留下谎报军功的隐患;

要么拒绝对方,就此跟许家乃至一部分都司军官交恶,平白让自己多出一批劲敌。

没有第三个选项,不存在既不交好也不交恶的可能。

形势与事态,环境与规则把苏安推到了十字路口,他已无可能干干净净地把自己摘出去,必须做出选择。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外如是。

苏安微微一笑:“我这个人没什么长处,最大的优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