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义喊来了宋河和高同山,三人一起将三口木箱搬进了寿衣铺子里,不待沈鹿竹招呼,大伙儿就都围了过来,好奇这三口硕大的箱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堂嫂,这就是你说的秘密武器?”
沈鹿竹点点头,也不多言,直接伸手掀开了其中一口箱子,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套衣裳。
蒋娟有些惊奇地看着眼前沈鹿竹拿在手里的东西,问道:“这是……纸做的寿衣?”
“嗯,没错就是纸做的。”
林秋怡很是不解地道:“可是为何要弄来这么多纸做的寿衣,这东西应该很爱坏才是。”
沈鹿竹把手里的纸寿衣递到了几人手中,让她们亲自感受:“这个用的纸和纸扎的纸,还是有些区别的,这个叫皱纹纸,本身就是皱皱巴巴的,却也比其他纸要更有韧劲。
至于为何做了三箱子这个,咱们家的寿衣虽说价格从高到低,各种的都有,可再便宜的也是用布料来做的,成本在那价格自然也不会太低,若是送葬下殡的时候,穿在人身上的,自然还是得用布料做的才成。
可赶上寒衣节这种节日,想来有些日子不是特别富裕的,或是勤俭惯了的人家,便就不会再买去烧掉了,像咱们村里就少有在祭祀时烧寿衣的,顶多赶上周年的时候,烧上两件旧衣裳,说白了无非还是舍不得,可咱们这纸寿衣不同,成本低价格也便宜,就算四节和各种周年忌日都买了去烧,也都不必心疼。”
蒋娟想了想村里的情况,好像确实是如此,家家都觉得烧衣裳浪费了些,慢慢的寒衣节就只烧些纸钱祭祀了。
沈鹿竹见状继续道:“其实,咱们是没法指着这纸寿衣挣大钱的,虽说成本低,可买价也不能高了,不然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林秋怡不解道:“那为何还要费力做这些?”
她看得出来,这纸寿衣虽瞧上去只是用彩纸裁剪后,贴在一起的,可做起来应该并不容易,既然不那么挣钱,那费力做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是为了养成习惯和风气。”
“习惯?”
“嗯。”沈鹿竹点点头继续道:“眼下咱们开寿衣铺子,虽说也是能挣钱的,可来买寿衣的顾客,想也知道定都是家里刚刚有人去世,或是即将有人去世的,像寒衣节或是忌日周年这些日子,并没有销路。
可县城里的住户就这么多,寿衣铺子也有好几家,这般的情况,买卖能挣到的钱是有数的,要想买卖更好无非就是两条路,要不扩大购买群体,要不减少卖货的铺子。”
在座的几个,虽说只有沈鹿竹和褚义是有做买卖的经验的,可这是倒也并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狼多肉少而已,要不就多弄些肉出来,要不就只能把其他的狼杀死。
“可说实话,我并不想和之前的杨家,或是再之前的黄良和胡顺一样,做些打压同行恶意竞争的事情,况且咱们怕是也做不来,那便只剩下扩大购买群体这条路了。”